同征一騎千里去
█于曉雨(山東莒縣一中2019級34班)
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藥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兒,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覓得驪珠。
——謹以此句,向奮戰(zhàn)一線的英雄致敬
庚子年伊始,新冠狀病毒疫情開始蔓延,漸漸攀附上華夏的春節(jié),攪動著原本翹首以待的韶年,像一場掀弄著滾滾濃煙的大火,試圖焚毀人們對希望與生機的所有期許,令寒冬灌進每個角落??稍谶@古老的土地上,億億萬的中華兒女將火花點在指尖,在岑寂陰霾得截然不同的新春中,響起星星之火被點燃的聲音,慢慢嚇退盛春不歡迎的疫疾。
立馬戎衣振河川,萬眾一心克時艱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沒有一個孤獨的影子,無數(shù)并肩作戰(zhàn)的逆行者憑著“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毅然出征,馳援疫情重災區(qū)。武漢廣大醫(yī)護人員義無反顧,奮戰(zhàn)一線;各地馳援武漢隊伍迅速集結(jié),共同戰(zhàn)“疫”;曾赴北京抗擊非典的南方醫(yī)院醫(yī)療隊主動請纓,“若有戰(zhàn),召必回,戰(zhàn)必勝”成為他們最真切的出征誓言;雙十年華的白衣者同耄耋之年的領戰(zhàn)者并肩協(xié)作,共克時艱,無怨無悔。
八十余歲的鐘南山院士,在受訪談及武漢必會渡過難關時,亦是紅了眼眶,這位耄耋老人的眼中徘徊的淚水,充盈著的滿滿的都是醫(yī)者仁心和于家為國的真切情緣。古神者曾嘗百草,豪飲大澤河渭湯湯,今醫(yī)者亦斬荊棘,急渡燙雪胸懷萬邦。
疫情來襲,一群凡人換了一身衣服,束上戎裝,星夜馳援,義無反顧,夜以繼日地同死神搶人,他們用血肉之軀為我們背負起難以想象的重量,讓歲月靜好于現(xiàn)世中也是存在得安穩(wěn)。而真正的偉大,就在于擁有脆弱的凡人的軀體卻具有不可戰(zhàn)勝的神性。凡人皆頑石,可總有一些頑石是要去補天的。然頑石終是血肉之軀,他們終是醫(yī)生而不是神,他們也會疲憊,也會哽咽,也會掛念一家老少,但當他們站起來時便是錚錚作響,心如錦緞,壯志于骨昭然,篤行于心毅然,任前路坎坷難踱,唯守明朝春光灼灼,縱使于天也是勝似星辰。
華夏有此可擔當者且輩出不竭,出戰(zhàn)必勝!
青山一道同風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
疫情當前,中華民族展現(xiàn)的強大的凝聚力使整個世界都為之驚嘆。一位節(jié)儉一生的98歲華僑老人向武漢捐獻100美金,而這位老人在次日就長辭于世了;一位華僑為組織募捐活動,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室外忙得汗流浹背;日本福建經(jīng)濟文化交流會的華人華僑,日夜奔波,共向祖國捐贈70萬只口罩;澳大利亞僑團集結(jié)逾1億人民幣物資;英國華人華僑援湘抗疫物資僅用48小時便跨越重洋,越過8個時區(qū),馳援湖南……我的國家,依然是五岳向上,一切江河依然是滾滾向東,民族的意志永遠向前,所謂病毒,病不得任何一個堅毅的民族,毒不了任何一名心懷祖國的人民。
《如淮南子》所言:“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碧煅暮=歉舨婚_海外僑胞的赤子之心,千山萬水斬不斷血濃于水的同胞之情,滄海桑田擋不住和衷共濟的中華精神,便是中華兒女櫛風沐雨的情由,便是中國戰(zhàn)“疫”的莫大保障。在這隆冬,我終于知道,在華夏有一個不可戰(zhàn)勝的夏天,而且從未磨滅過分毫。
華夏有此守神州者且義無反顧,出戰(zhàn)必勝!
初若矛楯相向,后類江海同歸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比毡鹃L屋親王在送給大唐的千件袈裟上繡著偈語如是,鑒真大師受感,東渡弘法。一千多年后的當下,這八個字再次浮現(xiàn),日本漢語水平考試事務所捐贈給湖北的2萬個口罩和一批紅外體溫計,物資標簽上便寫著這八個字。而前些時日走紅網(wǎng)絡的日本女孩,身著旗袍為武漢募捐,身后亦有這八個字,她說道,可怕的是病毒,不是中國。她是疫情中的一名戰(zhàn)士,亦是休戚與共之踐行者。
于蒼蒼浮生而言,淡漠便是半個死亡。而中國所宣揚的命運共同體,則是半溪不絕的希望與生機。大國泱泱,大潮滂滂,和天地共存,與日月共光,中國承千古未絕文明,開和平文明新篇,行民族復興大道,中國在經(jīng)歷漫長歲月的磨礪與沉積后,以無可比擬的速度崛起,集百家之長,結(jié)萬國之好,中國,今時不同往日。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新冠病毒終不能打倒一個英雄且正在以破風之勢崛起的國家!
華夏有此共命運者且義無反顧,出戰(zhàn)必勝!
一片相互依恃著而怒放的錦繡,屬實燦爛,而于這花開如火的繁榮,蓊郁的盛春自然也是喜歡得緊,匆匆翻過無根的山,來賞這粲然世間,在這華夏,終是日月悠長,山河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