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著黎明的號角
■馬嘉成(北京市建華實驗學校高二)
這么多天來,我習慣了每天早上在微博上查看最新的疫情形勢。我會為疫情的蔓延感到擔憂,會為每一個罹難的人感到悲傷與惋惜,會為每一個奔赴一線的逆行者感到敬佩與感激,然后就將手機放回床頭柜,繼續(xù)睡回籠覺,直到日上三竿。就這樣,寒假一天天過去,沒什么新鮮的,也沒什么令我驚惶的,千篇一律。今天早上,我沒有看微博,開學了。
7:00,我準時從床上爬了起來。窗外的世界尚未醒來,街上零星人影,一切人的創(chuàng)造都靜悄悄的。遠山淡影在黎明時分疏朗的藍間泛出熹微的橙暈,永定塔沉浸在紫羅蘭色的肅穆之中,一道淡粉色的航跡云翻過太行山脈,消失在殘存的夜色里。樓下,枯草在殘雪間已然煥發(fā)了新生,幾只麻雀不時在灌木叢間發(fā)出一兩聲“嘰嘰”的鳴叫,一面紅旗在微風的拂動下緩慢地舒展。清冽的空氣涌入半開的窗,喚醒了每一個沉睡的肺泡……閉上眼睛,我的眼前是崇禮的雪。因為疫情,雪場都關(guān)閉了,冬日里又少了一項值得期待的事。自打離開崇禮后,我沒有再來到過這個黎明。
一天的學習按部就班地開始了,歸功于提前的計劃,整個白天都排得滿滿當當。本來以為會很累,但是緊跟時間表的安排,一個白天就到了盡頭。現(xiàn)在我面朝斜陽,總結(jié)著我一天的感受。我很慶幸能夠在光陰溜走之前把它們抓住,正如今日正午的陽光。每天中午它都如約而至,毫不吝惜將自己的熱情平等地分享給大地上的每一個生靈。只要我戴上口罩,踩上鞋子,去到外面那寬廣的天地,就可以得到我的那一份。我可以做好防護,疫情不妨礙我在空蕩的院子里閑逛,這不是什么好借口。但是就是這樣,我還是把這個夢做了半個月。
因為疫情,飄落的雪花仿佛失去了它的意義,每一個早晨都似乎籠罩著陰霾。“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是我心灰意冷。這一天,我做了很多事,各方面的需求也得到了滿足,我又回到了那個黎明。我為什么喜歡黎明?日出前氣溫低,空氣是涼爽的,會讓我感到清醒。穿越了數(shù)小時的黑暗,終于迎來第一縷陽光,一天開始了,為我?guī)硐Mc期待。在最輕松的時候,我有活力去做任何自己喜愛的事,從而回歸天性,靠近內(nèi)心。所以黎明對于我,是清醒,是自然,是希望,是“紅日初升”的壯麗,是“鷹隼試翼”的生機。
新冠肺炎的暗夜正籠罩著中國。對于奮戰(zhàn)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們,黎明對于他們是奔赴戰(zhàn)場的號角。時刻保持清醒,時刻牢記使命,時刻心懷希望,不放棄每一個生命。對于與病魔堅強斗爭的患者們,黎明是生命新的一篇,是癥狀一點點消退的見證,是自然對頑強生靈的禮贊??粗跎某?,未來是更絢麗的華章。對國家和民族,黎明是自強不息的精神,是生生不息的韌性,是團結(jié)一心的信念。 梭羅曾說:“僅靠時間的流逝,我們不能到達那個黎明”。如果只是每天關(guān)切地看疫情的消息,而不能將認識投入實踐中去,認識又有什么用呢?作為學生,我們固然很多事不能做,但是如果抓住生活點滴,一定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也許是瑜伽,也許是茶藝,也許是一本好書。不因疫情止步,不向困難屈服,保證自身身心健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這是一個學生對疫情的抗爭。
繁星逐漸退去,天邊已現(xiàn)曙光,長夜將盡。春天想必是不遠了,河面也將再次碧波蕩漾。但不論四季輪轉(zhuǎn)到何處,唯愿祖國和我都沐浴著黎明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