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精品亚洲国产成人蜜臀优播av,国产精品美女www爽爽爽视频 ,久久婷婷狠狠综合激情

站內搜索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投稿登錄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金閣 > 當代精品 > 小說 > 教育使我們富有,文學使我們高貴  文學滋養(yǎng)心靈,教育培養(yǎng)智慧
草樣年華4:盛開的青春 2014-02-25 15:45:51  發(fā)布者:南楓  來源:《文學校園》

草樣年華_文學-中國教育文學網(wǎng)

1

1998年的夏天,對于80年代初期出生的那撥孩子來說,有兩件事情會刻骨銘心:法國世界杯和自己考上大學了。

  前者,讓他們度過了一個有汗水和冰鎮(zhèn)啤酒或可樂相伴的夏天,但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的人生沒有太多影響,而后者,則像一趟公共汽車,從始發(fā)站把他們同時拉上車,卻開往了不同的站。坐車人的反應也各不相同,有人看著站牌生怕自己坐過了,有人上了車就睡覺,有人一路說笑,有人被看到的新奇事物吸引,還有人暈車,惡心一路。

  多年后,當他們回憶起那段大學時光,終于能通過現(xiàn)狀的迥異,清晰地發(fā)現(xiàn)自己和身邊人的不同,并從中歸納總結出一些必然的原因,印證了“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這類的話。而當時,他們登上大學這趟車,并未意識到自己和他人的差別以及這種差別將導致不同命運,上車后除了發(fā)自本能地看著站牌、睡著覺、說笑著或惡心著,他們別無選擇。

  立秋一過,北京就開始涼快了,到了8月底,夏天的感覺基本沒了。9月1日這天,不知道是天氣真的如此,還是鄒飛的心情大好,他居然體會到了文學語言對天氣的描繪:酷暑褪盡,秋高氣爽,微風拂面,天高云闊。

  在如此美好的天氣里,鄒飛走進大學的校園。他覺得,未來他應該干的,如果依然用文學語言描述,那就是:展翅高飛!

  能有這么好的心情,是鄒飛覺得自己終于逃離了——逃離了家庭和學校。在他的概念里,大學不算學校,只有中學這種天天被老師管著學習的地方才能叫學校,而大學是玩的地方,應該叫“玩校”。當然,這只是他個人的美好想法而已,正式上課沒幾日,他便明白了大學既然歸教育部而非文化部或體育總局所屬,就不能是提供玩的地方,只能是學校。

考上大學前,鄒飛對大學的認識僅局限于那個比他們大不了幾歲的男性班主任的講述:無論哪所大學,都會有一塊草地,草地上都是人——有躺著看書的,有坐著彈吉他的,有跑著放風箏的,還有疊在一起亂來的……說到這里,會有學生問,那多不好意思啊?班主任說,沒事兒,有衣服蓋著呢,而且我沒說一定是白天,晚上草地上也會有學生,夏天他們不回宿舍了,就在草地上過夜。又會有學生問,那起夜怎么辦啊?班主任說,活人還能讓尿憋死嗎?你們關心的不應該是這種問題,我給你們講這些,是為了讓你們知道,今天的努力是為了明天可以不再努力——如果考不上大學你們還得復讀,人這一輩子不容易,把當前的全部精力留給學習,等著日后把更多的精力留給玩吧!說白了就是,現(xiàn)在少睡會兒,將來就能多玩會兒!從今天起,你們不應該在十二點前睡覺了,如果誰還能保證自己一天的睡眠時間超過六個小時,那他就是浪費生命!

2

那時候鄒飛還不知道虛構、意淫和生活的關系,以為大學真的是這樣,生怕自己日后沒有努力的機會了,還擔心上了大學必須玩滿四年,玩兩年玩膩了也得硬著頭皮玩到畢業(yè),這一度讓他對上大學就為了玩而心灰意冷。

  班主任是師范學校的,接觸不到理工專業(yè)的學生,不知道這類人的大學四年是怎么過來的。當鄒飛成了班主任所不了解的這類大學生后,他才發(fā)現(xiàn),如果一個人對世界的了解是狹隘的,但自己卻毫無意識并對不知情者描述世界不過如此的時候,那么這種誤導對于傾聽者來說是多么殘忍——鄒飛本以為上了大學就該更費球鞋了,沒想到竟然一雙球鞋穿到畢業(yè),最費的卻是腦子——要用來學習各種科學文化知識,以便為國防建設、國家的“十一五”規(guī)劃、自身的事業(yè)發(fā)展盡職盡責,特別是當他對這些知識失去興趣覺得自己無法為國家盡自己的一份力的時候,更需要用腦子來思考如何不上課也能渡過考試難關。

  不可否認,確實有大學生這四年是玩過來的,但要看你上的是什么專業(yè)。有些專業(yè)可以稀里糊涂打打鬧鬧地混過四年,比如藝術、中文、體育等,而鄒飛的專業(yè)是汽車制造與設計。別看有“汽車”兩個字,但并不是一個時髦的專業(yè),還相對的枯燥乏味,這從日后所學的課程上就漸漸體現(xiàn)出來了。

  這是鄒飛第一次走進大學的校園。此時他對大學的印象還維持在班主任所描述的那種場景上,他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打聽哪兒有草坪,然后去膜拜。結果很失望,上面除了正在澆水的工人,一個人也沒有,甚至連躺過的、坐過的、跑過的、睡過的痕跡都沒有。這時他一扭頭,看見旁邊立著牌子:小草在生長,禁止入內。

  帶著對大學有點兒失望的第一印象,鄒飛穿過教學樓,去新生報到處。幾個其貌不揚衣著不得體的男生正在男廁所門口抽煙,嘴里冒出煙的同時,還冒出許多鄒飛未曾聽過但能感覺到是學術上的名詞,一個女生從女廁所出來,問他們看到第幾章了,男生們說看了快一半了。這一幕讓鄒飛暗暗后悔:完了,來錯地方了,這里的學術氣氛太濃了,還沒開學就有人在樓道探討學業(yè),而且已經(jīng)把書看了一半了,早知道就考一個學術環(huán)境差點兒的學校了。

一年后,鄒飛參加期末考試,在考場上看到一個似曾相識的面孔,其貌不揚衣著不得體,能從黑板上寫著的每個人的學號中辨認出此人是高年級的學生,現(xiàn)在跟隨著低年級補考。鄒飛想起第一次見到此人在何時何地,并依稀回憶起那天聽到的專業(yè)名詞,就是出自今天要考的這門課,原來他入學時看到的那一幕,是這哥們兒在準備開學的補考,而且仍沒考過,并再次參加了考試。

3

到了所在系的新生登記處,報上名字,交了錢,領了臉盆、被褥和宿舍的鑰匙,就算入學了。這讓鄒飛感覺和住店差不多,只是這里的規(guī)矩更多一些,將來得自己疊被子。

  在鄒飛辦理手續(xù)的時候,一個看不出年齡的女性——說她二十八有人信,說她十八也有人信——正跟一個負責登記的高年級男生有說有笑,男生的眼神中流露出討好和想占有她的渴望,作為同性的鄒飛熟悉這種眼神,但作為異性,他看不出該女性到底是師姐還是風騷年輕的女老師??傊?,她讓鄒飛感覺大學的女性果真和中學的女性很不一樣。

  拎著家伙什兒,鄒飛往宿舍樓走。大學可真夠大的,光宿舍樓就十幾棟,食堂有八個,操場也有兩個,跟鄒飛的中學比起來,簡直天壤之別。以前那中學,就一棟五層的教學樓和幾排平房,地方狹小到操場竟然修成一百八十七點五米一圈,連兩百米都修不到。在奠基典禮上,校長還慷慨激昂地說:這個操場別看小,修得正合適,跑一千五,正好八圈就夠了。立即有數(shù)學好的女生在臺下議論,說那我們女生跑八百怎么辦,難道要跑四點二六六六六……一直六循環(huán)下去圈嗎?旁邊的體育老師聽到說,腳長在你腿上,夠八百米了,你停不就完了嗎,線在那兒畫著呢,管他多少圈呢。此后每年的運動會,都會有很多參加百米的同學,在操場上練習彎道技術。

  一路打聽,鄒飛終于找到自己的宿舍樓——一棟米黃色的五層小樓,光禿禿地佇立在一片綠地上。樓齡看樣子有三四十年了,為了迎接新生,外墻剛剛粉刷過,依然遮掩不住陳舊,那些沒刷到的犄角旮旯,分布在大片大片光鮮的墻漆中,反而讓樓更顯得破舊。

  可能是刷完外墻學校的錢不夠了,沒刷里面,樓道的墻壁是陳舊的,但上面的四個朱漆大字異常鮮艷搶眼:女生止步。顯然是新噴上去的,據(jù)說沒有這四個字之前,如果光從宿舍里的性別分布看,很難分辨出到底是男生宿舍還是女生宿舍。女生樓的情況同樣如此,在開學之初也噴了四個大字:男生止步。

  鄒飛的宿舍在四樓,這意味著以后甭管出去干什么,回來都要爬四層樓梯,和那些住一樓的比起來,四年里不知道要多消耗多少體力,但想想那些住五樓的學生,便平衡多了。

宿舍鎖著門,鄒飛以為自己是第一個到的,掏鑰匙開門。他猜想門后面會是一個落滿塵土空蕩蕩等著入住的屋子,沒想到眼前出現(xiàn)的卻是一大桌子菜,桌子中央放著一個電爐子,上面坐了一鍋水,沸騰著,一張并不年輕的面孔掩映在一盆盆的白菜、蒿子稈、毛肚兒中間,這人正夾著一筷子羊肉準備往鍋里放。

4

鄒飛以為自己走錯了,趕緊后退半步看門上的宿舍號。

 “別看了,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沒錯。”不年輕的面孔把羊肉放進鍋里說。

 “那你是?”鄒飛走到桌前,看著這個儼然把這里當成自己家的人問道。

 “我是你的室友。”不年輕的面孔說。

鄒飛四下打量,宿舍里已經(jīng)被他烙下在這里生活了許久的印記,便問:“你什么時候來的?”

 “四年前的這個時候。”不年輕的面孔從鍋里撈出羊肉,“還有碗呢,一起吃點兒?”

 “我不餓。”鄒飛找到自己的床,上鋪,放下東西,“你保研了?”

 “按說應該研一了,如果我不病的話。”不年輕的面孔蘸著小料,津津有味兒地吃著,“大一的時候我病了,學校同意我邊養(yǎng)病邊上學,學分修夠了就能畢業(yè),多少年都沒關系,因為我有病。”

看他的吃相,不像有病的。鄒飛也沒再打聽什么病,看著鍋里的水在電爐子上囂張地開著,很崇拜:“宿舍不是不讓用電爐子嗎?”

 “所以我把門撞上了。”不年輕的面孔又往鍋里放了肥肉,“今天我剛參加完補考,也得給自己補補,我有病。”

說著從兜里摸出兩個核桃,揉了起來,等待著鍋開。

鄒飛看著眼前這個舉手投足跟自己爺爺頗有幾分相似的室友問:“你叫什么?”

 “叫我老謝就行了。”不年輕的面孔捏了一?;ㄉ兹舆M嘴里,“我肯定比你大,你是應屆的吧?”

鄒飛也跟著老謝抓了一把花生,并不由自主地拿起桌上的另一雙筷子:“考場上發(fā)揮超常了,沒成往屆。”

 “估計你能在我前面畢業(yè)。”老謝感慨著說,“我都送走一撥了,不知道我畢業(yè)前還能送走幾撥。”

 “你趕緊把學分修滿不就能畢業(yè)了嗎?”鄒飛看見老謝書架上擺滿了全新的教科書,毫無翻看過的痕跡。

 “等你考過試了,你就知道學分不是那么好拿了,我時不常地就得往醫(yī)院跑,沒時間學。”老謝淡然地說,“我這病,沒嚴重到不能結婚的程度,我媽都跟學校商量了,學校同意我上學期間可以結婚,所以我估計沒個十年八年的,我畢不了業(yè)。”

鄒飛不禁對老謝生出些許同情,老謝自己卻異常樂觀,還問鄒飛:“有辣椒油,你要不?”

這時候鍋開了,鄒飛拿起筷子正準備撈點兒什么吃,突然老謝一把奪過筷子,連同自己的那雙一同塞到褥子底下,然后干了一件讓鄒飛至今難以相信的事兒:用不足十秒的時間,將床上疊好的毛巾被在空中展開,落下后把桌上的東西蓋得嚴嚴實實,然后從抽屜里拿出一副象棋,在凹凸不平的毛巾被上攤開棋盤,抓起紅黑幾個棋子,擺了一盤下了一半的棋局,然后突然像變了個人似的面對著棋盤思考起來,并小聲對鄒飛說:“別抬頭,盯著棋盤。”

5

話音未落,門開了,一個中年胖女人出現(xiàn)在門口。

“樓長。”老謝瞟了一眼胖女人,也沒起身,目光又落在棋盤上,煞有介事地對鄒飛說:“將軍!”

鄒飛很詫異,十秒鐘前還在吃著火鍋的老謝竟然能預料到十秒后樓長會進來,更讓他吃驚的是,當他把目光投在棋盤上時,發(fā)現(xiàn)老謝擺的竟然是一盤“火燒連營”,這是北京街頭著名的殘局,眾多象棋愛好者在這盤棋上輸過錢。

“下棋呢!”樓長對于眼前的景象沒有懷疑。

“炮一平三。”鄒飛配合著老謝走了一步棋。

“象七進五。”老謝不慌不忙應付,同時問樓長,“有事兒嗎您?”

“沒事兒,我就是隨便抽查抽查。”樓長也覺出自己在兩個鏖戰(zhàn)正酣的象棋迷面前是多余的,又為了表現(xiàn)出自己不是多余的,看到了桌上的毛巾被,“被子拿樓頂曬去多好啊!”

這本來是一句家常話,但老謝做賊心虛,卻當成了樓長的試探,以為樓長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不敢貿(mào)然接話,下意識地將目光從棋盤挪到毛巾被上,這時突然發(fā)現(xiàn),一股水汽正透過被子裊裊升起。老謝頓感不妙,心灰意冷,放下手里的棋子,不由自主地說了一句:“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還是防守不到位。”

老謝放棄抵抗,等著樓長的裁決,大不了把電爐子沒收,挨幾句說,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驅除出宿舍是最嚴重的處罰,但對老謝沒用,他有病,在學校里不能沒有一個休息的地方。

樓長也愣在原地,她好言相勸讓老謝去樓頂曬被子,老謝連理都不理,她不知道接下來該怎么辦,是自己默默地離開,還是再聊上幾句。這時,毛巾被底下升騰出來的水汽也引起了她的注意,正準備上前一看究竟,卻聽見樓道傳來一個女人肆意的笑。

這聲笑,救了老謝。樓長臉色頓時變了,這種女聲出現(xiàn)在男生宿舍里,是對她的公然挑釁,竟然笑得如此不拘小節(jié)。

樓長每年都要接受無數(shù)的挑戰(zhàn):學生不疊被子、偷用違禁電器、在宿舍抽煙、上完廁所不沖……面對這些,她都能不放在心上,罵句“這他媽孩子”就過去了,唯獨在面對比自己年輕又貌美的女生的挑戰(zhàn)時,她無法再一笑而過,這是不尊老愛幼的挑戰(zhàn),是刺透她心靈的挑戰(zhàn),是無視時間規(guī)律的挑戰(zhàn),是提醒她青春已逝的挑戰(zhàn),只有打壓掉挑戰(zhàn)者的囂張氣焰,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

樓長一轉身,用更放浪的聲音迎了上去:“誰呀這是?怎么這么嗨屁呀!”

肆意的女聲并沒有戛然而止,而是有慣性地,一點點減弱,直到本人把這股勁兒笑完。

 “樓長好!”一個男生措手不及地看著突然擋在路前的胖女人,立即改為嬉皮笑臉,問道,“吃了嗎您?”

(節(jié)選)

 

>>作者簡介

2004年之前,沒人知道孫睿是誰,而僅僅幾個月時間,一本《草樣年華》已讓孫睿躋身“5大偶像”的行列了。傳聞中他曾就《草樣年華》以十萬向韓寒下了戰(zhàn)書,雖然這一傳聞最終被當事人否決,但孫睿和他的《草樣年華》終究也火了一回,甚至也可以說比《花樣年華》來得更生猛! 

>>導讀·思考

今年正是80后京味作家孫睿創(chuàng)作的第10個年頭。在80后們開始懷舊,90后們正歷草樣年華之際,孫睿推出了《草樣年華》的番外終結篇:《草樣年華•肆——盛開的青春》,這也是他的青春小說封筆之作。故事從大一新生鄒飛入學這一天開始。和前三部的主人公邱飛一樣,鄒飛的大學生活也充斥著厭學、迷惘、偶爾熱血、初戀興奮等各種情緒。他的女友佟玥,幾位室友:球迷羅西、游戲迷范文強、書癡尚清華、把“我有病”掛在嘴邊上如哲人一般的老謝,還有新老同學:想當作家的魏巍、一心鉆營班干部事業(yè)的班長陳志國等等,他們不羈的草樣青春不僅構成了大學時代的放大鏡,也成為80后、90后們生活的一面哈哈鏡。

上一篇:《丁丁當當》小說系列之二《盲羊》選章
下一篇:十六歲少女

媒體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