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的光
■劉子茹(遼寧省大連市金州高級中學高二)
“就向著眼前這束光/理想正在閃閃發(fā)亮/我們一路高歌/用奮斗照亮在每個地方?!?/span>
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fā),牽動著每個人的心。“宅”成了今年春節(jié)的主旋律。但還是有一些人,明知危險,卻選擇逆向前行,救治患者、科研攻關(guān)、日夜施工、急運物資……在疫情防控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守土盡責、默默奉獻的身影??谡謸踝×嗣嫒?,但他們的眼睛里,有光、有堅定、有勇毅、有深情……這光,是力量,是我們面對疫情絕不退縮的信仰。
病毒肆虐、白衣天使,臨危受命。出征到一線戰(zhàn)“疫”,需要多大的勇氣?“不怕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在這個工作崗位上,我們就必須要有自己的使命感?!边@是一個年輕的聲音。前輩們前仆后繼,新一代也迎頭趕上,90后的年輕人開始學著前一輩人的樣子,換下昔日喜歡的各色服裝,穿上防護服,帶上口罩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他們也只是孩子,只不過在學著前人的樣子保護世界!
在這場戰(zhàn)役中,有一個人始終站在最前線,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先生。2003年,非典肆虐,67歲的他說:“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這來!”2020年,武漢有事,84歲的他,一邊告訴公眾,“盡量不要去武漢”,一邊自己登上去武漢的高鐵,掛帥出征。鐘南山,一個仿佛永遠不會慫的逆行者。面對疫情,他用實際回應(yīng),不付囑托,為天地立心。
面對疫情,積極奮戰(zhàn)的不僅僅只有醫(yī)務(wù)人員,還有許多各行各業(yè)的人,用自己的職業(yè),幫助全國過難關(guān)。浙江長興縣和平鎮(zhèn)黨員志愿者成立志愿義工隊,50多名志愿者加班加點,幫助口罩生產(chǎn)企業(yè)打包、運輸,助力解決用工短缺問題。外賣小哥不“打烊”,將盒飯搬到送貨車內(nèi),免費送至武漢市第五醫(yī)院食堂;云南省安寧市縣街街道鳴矣河村黨總支組織黨員干部、巾幗志愿者30余人,到恢復(fù)生產(chǎn)的醫(yī)用材料廠幫忙。因為廠里的電動縫紉機數(shù)量有限,有些志愿者搬來了自家的縫紉機,會使用縫紉機的志愿者平均年齡50多歲;“我的城,我來幫。”武漢“封城”之后,市民黃曉民組建了一支123救援車隊,志愿者里有工人、學生、白領(lǐng)、個體戶等。 車隊現(xiàn)有90多名司機,每天接送200名左右醫(yī)護人員上下班。災(zāi)難之下,最見人性。有人趁著混亂,大賺橫財,有人驚慌失措,有人避之不及。但是也有鐘南山這樣的人,于危難中挺身而出,奮勇向前。此刻,全國上下一心,共渡難關(guān)。待凜冬離去,雪融草青,相信一定有新的相逢將溫暖延續(xù)。
“一路高歌/一路向上/一定會到達/我心之所向”二月己來,春天不遠。奮戰(zhàn)的一線戰(zhàn)“疫”者們必將凱旋。武漢,我們和你一起,向光前行!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指導(dǎo)老師: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