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精品亚洲国产成人蜜臀优播av,国产精品美女www爽爽爽视频 ,久久婷婷狠狠综合激情

  1. 首頁 >
  2. 教師作品 >
  3. 散文隨筆

戰(zhàn)疫征文選:火雷神山紅安情(湖北 秦和元)

責編:賈晶晶 發(fā)布日期:2020-03-27  點擊量: 2491

火雷神山紅安情

秦和元(湖北省武漢市將軍路中學)

 

戊戌除夕,紅安縣城關鎮(zhèn)小豐山村,鄭愿波從武漢回鄉(xiāng)好幾天了,正和父母妻女在家過團圓年。他在朋友圈中得知火神山招募建筑工人的消息,武漢搶建戰(zhàn)疫情的醫(yī)院,搶建拯救生命的醫(yī)院。他心動了,想帶幾個人一起去參戰(zhàn)。因為是大過年的,又有被傳染的危險,直到正月初三下午,才找到四個人。他開著車,從紅安直奔武漢漢陽知音湖畔的火神山。

到達的時候已是晚上了,工地燈火通明,機器轟鳴。他們安排在大食堂里,打了地鋪,草草睡下。

第二天一早即投入緊張的戰(zhàn)斗。他們的任務是,將幾米長的400mm×400mm的方鋼按規(guī)定的尺寸氧割成型材,再按圖紙拼裝焊接。這項工作從白天一直干到晚上整個通宵。

接下來的幾天,每個人都像陀螺似的,既要服從指揮、聽從安排,又要見事做事、靈活機動,一百多斤的材料,扛上就跑;又長又大的管子,抬著就走。下雨了,一身水,一身泥,一身汗。手磨出血泡,沒有一個人叫一聲。大家爭分奪秒,與病毒作較量,與死神搶時間,誰也沒有想到會有多少臺攝像機在向全球直播!更沒有誰會想到“當天結算”的工錢!那是“不計報酬,不論生死”的熱血戰(zhàn)場!

九天時間,一座設計科學、環(huán)保達標、功能齊全的現(xiàn)代化醫(yī)院竣工。正月初十(二月三日)驗收時,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登上的樓梯,正是鄭愿波他們團隊修建的。直到這時,鄭愿波才有時間在朋友圈里發(fā)一個視頻,我也才得知他參加了火神山的戰(zhàn)斗。我感受到了他的自豪,也為他感到驕傲。

 

紅安人民為中國革命事業(yè)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在中國工農紅軍中,曾經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是紅安人,每四名英烈中就有一人屬紅安籍,先后有14萬紅安人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小小黃安,人人好漢,銅鑼一響,四十八萬,男將打仗,女將送飯。”這首紅色歌謠生動表現(xiàn)了紅安革命老區(qū)戰(zhàn)爭年代的動人場景。

在突擊援建武漢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yī)院的工地上,來自武漢鄰近的革命老區(qū)紅安縣的民工就達九百人。紅安縣七里坪從前是革命的中心搖籃,今天在抗戰(zhàn)疫情,緩建火神山雷神山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中,七里坪鎮(zhèn)高廟村陳井灣所有男丁全部出動,他們上陣父子兵,也有親兄弟,還有單親家庭的漢子。

出征帶隊的工長李亮和李晶是親兄弟,他們從本村和周邊的村莊,各自召集一支隊伍,帶領他們連夜趕赴雷神山醫(yī)院現(xiàn)場。

繁忙的工地上,在工組長李炅的指揮下,工友陳先進、王坤、石高峰安裝排水管,陳南強焊接支架。在活動板房地下30公分高間隙里,小個子陳建民匍匐百余米。

大家忙碌、緊張,有條不紊。

最趕忙的時候,很多工友一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天天通宵不停歇,早晨七點下班回去睡個覺,中午十二點又起來繼續(xù)干。實在太困了,臨時打個盹,或在冰冷的地上躺一下。

日夜鏖戰(zhàn),天天喝冰冷的礦泉水,很多人犯了咽喉炎,在新冠病毒爆發(fā)這個敏感的時候,這是最令人害怕的,無奈之下,工友們把板藍根顆粒灌進礦泉水瓶子里喝。

火神山告急!亟需從雷神山緊急抽調十八名先鋒隊馳援火神山醫(yī)院。這“十八勇士”全部來自紅安團隊,工長李亮調度部署“兵力”,頗有大將風度。

哪里最需要,就奔向哪里。最危險的戰(zhàn)場,需要最勇敢戰(zhàn)士。不計報酬,無論生死。

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樸誠勇毅,不勝不休,這是紅安將軍縣特有的風骨。他們是最普通的勞動者,也是熱血出征的“戰(zhàn)士”。一方有難, 八方支援。

“如果不來,我會后悔一輩子!”許多工友都這么說。他們爭分奪秒,不分晝夜,與病毒賽跑,與死神拼命。他們和所有人一樣期盼春暖花開。

火神山醫(yī)院立即交付部隊。

火神山醫(yī)院立即收治病人。

建筑工人立即撤離。“十八勇士”返回雷神山繼續(xù)戰(zhàn)斗。

鄭愿波他們這五個人聽說火神山和雷神山工地上有許多紅安的工友,但由于時間緊、任務重,一直沒聯(lián)系。

他們懷揣工地指揮部和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通行證,想連夜趕回紅安。可是此時,武漢出城的所有路口,幾乎全部堵死:有的是一大堆土,有的是一大堆石料,有的是集裝箱……幾經折騰,最終才在青龍收費站找到活動關卡,檢測體溫后得以放行。

夜深沉!

已經轉點了。紅安的街道和武漢一樣,沒有一輛車,沒有一個人,沒有一點聲音。安靜得有些怕人。

他們不敢回家,家里有老人有妻小,萬一身上攜帶了潛伏的病毒呢?一想就會害怕!他們想在縣城里租一套空房子自我隔離??墒谴藭r,能上哪兒去找呢?能上哪兒去租呢?他們只有呆在車里等著,等待天亮,等待人們開門。

好在這些年房子做得多,人們又都回鄉(xiāng)下過年了,空房子很多,特好租。他們在超市買了些方便面、火腿腸、面包等食品,自覺隔離。過兩天,疫情更加嚴峻,管控更加嚴格,所有的超市、店鋪關門,非工作人員一律不準外出。

工地上的工錢轉賬了,可是有錢有什么用?上哪兒去買東西?上哪兒去買吃的?健康地活著最重要,平安地生活最重要。

沒有辦法,只有向村委會求救。我去年寫過一篇《春到紅安小豐山》,被中宣部“學習強國”收錄在《拾掇70年的片段-我和我的祖國》。外甥所在的村,就是這個小豐山村。村委會接到電話后,立即送來生活物品,外甥他們得以安心隔離。隔離期間,政府給予每人每天三百元補貼。

紅安縣援建雷神山醫(yī)院的民工,是二月十日后由政府統(tǒng)一安排,分期分批送回來的,在紅安一中集中隔離。要給他們發(fā)工錢了,絕大部分工人師傅卻堅決不領。他們說,武漢現(xiàn)在這么難,我們也應該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包吃包住已經很好了,工錢就不要了。負責人反復做工作,說你們冒著被感染的風險,辛苦這么多天,工錢是該得的,必須拿,回家給老婆孩子買點東西也好啊。中建三局的領導也說,工錢必須發(fā)給大家。

但工人們堅持不收!這是一群多么純樸善良、多么有情有義、多么富于奉獻的人啊!這種精神,就是中國第一將軍縣的紅安精神!

在縣城出租房自我隔離十四天后,鄭愿波回家繼續(xù)隔離,他看到張定宇院長帶病堅持戰(zhàn)斗,看到甘如意醫(yī)生幾百里騎單車返回崗位,看到劉智明等許多的白衣戰(zhàn)士舍身忘死,看到白衣天使們剃光秀發(fā)及脫下防護服的勒傷,看到全國各地對武漢的無私援助,看到山區(qū)農民從雪地扒出蔬菜,看到一些老人和窮人解囊相幫……他常常淚目。微信群里傳來雷神山的工友們謝絕工錢的消息后,他為自己領了工錢而不好意思。他在電話里說,雖然上有老下有小,但生活還算過得去??!國家?guī)臀覀兠撠氈赂唬F(xiàn)在國家有難了,我們僅僅只是出點力,這是完全應該的?。?/span>

這個實誠的青年漢子,唱不出什么高調,也說不出酸溜溜的話來。打完電話,他又發(fā)來一條微信:向他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