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即課程。文學教師應當信奉獨立、自由、個性化的文學教育哲學,崇尚真實、靈動、情趣化的教學風格,追求知識、生活、生命共鳴的、多元開放文學文課堂。 文學課堂是“悟”的課堂,就是用“吾”之賞識之“心”打動學生的心靈。 教文學要葆有一顆賞識的心去教,教師在課堂教學上勇于改革,大膽創(chuàng)新,注重學法培養(yǎng)和體驗認知,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漁場,給學生一個自我探索、自我評價、自我調控——自主學習的空間應該成為我們的共識。只因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究者。
文學課堂是“焐”的課堂,就是用“吾”之激情之“火”點燃學生的興趣。 不把學生當容器,只因學生不是待裝的瓶,而是待燃的火。教師貼著文本教,進入與作者對話,與文本對話的境界,深入文本才能發(fā)現問題,才能挖掘出文本深處的內涵,以求課堂上達到與學生心靈交流的效果。學生貼著文本學,讓學生注重個性化閱讀,充分調動自己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和知識積累,真正實現把文學課堂的講臺變成展現自我個性的平臺和凸顯個人才華的舞臺。 文學課堂是“語”的課堂,就是用“吾”之獨到之“言”激活學生的思維。
文學教師不僅需要有嚴謹語言的教學本色,而且還需要有激活思維的教學特色,并在這一特色中呈現文學課堂的亮色,與學生共同成長。實現有效的文學課堂,不應增加教學的長度,而應該增加教學的寬度和深度。拓展視野,尋求幸福與詩意;聚焦熱點,注重思想與實踐。課上,受益的是學生;課下,充實的卻是靈魂。 窗外陽光燦爛,文學課堂相伴。走進文學課堂,讓我們的語文課堂更具“文學味”。做一個“為人處世有思維、班級管理有思路、教學藝術有思想”的智慧型的文學老師,從而開創(chuàng)出屬于我們自己的“悅語文”的文學課堂。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文學課堂是一場進修之旅,進的是思想,修的是境界。
(顏軍岳,浙江省寧波市鄞州中學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