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時刻,方見人性之光
■陳奕君(山東省煙臺第二中學)
春節(jié)前后,新冠肺炎蔓延全國,幾日之間,武漢封城,感染人數(shù)突破四萬。剎那間,在如此安靜的數(shù)字下,這個世界好像不那么真實的存在了。而至暗時刻,細想方覺人間美好。
陰霾罩日,我們比任何時刻都渴望光芒,而每一個有良知血性的中國人,也正這么做了。仍記,黑夜里老人在空蕩街道上拉手風琴,旋律悠揚,給予音樂最初的力量;仍記,爺爺給孫子從樓上扔下的壓歲錢和口罩,“你快走,快走”是老人的愛,無需宣之于口;仍記,村口大喇叭叫嚷著注意防范,哪怕話土一點,粗一點,人們心里終是一暖……疫情面前,這些平凡的人,用他們自己平凡的方式,用他們身上的熒熒星火,照亮了一方同樣平凡的天空。
“千里馳援”“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字字千鈞。念畢,想到的是她被面罩勒出血印的臉頰,剪成齊耳的長發(fā),她也是個愛漂亮的姑娘吧?幸好啊,她眼中的堅定與溫暖從未改變;“文亮不醒,我們不睡”,他是疫情的吹哨人,他是奮戰(zhàn)一線的眼科大夫,他也是一位熱愛生活的34歲的父親,而他,同樣成為了病毒感染者,最終倒下。而身為疫情吹哨者的他,卻被自己預警的敵人殺死,在我們痛心流淚時,是否應問一句:若我們當時提高警惕,若我們時刻秉持天職與良知,那該多好?盡管生命有時是首悲傷的歌,我們?nèi)砸M力把它唱好。“為眾人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他叫李文亮,他的名字應被人銘記。文亮醫(yī)生,幸好有你,路過人間。
“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便筱笕A夏兒女,不畏險情,逆行而上,他們叫黨員,叫中國人——他們是真正的中國的脊梁。有了他們,我們方擁有對歲月靜好的希望,方可見這陰霾籠罩下的中國,自會發(fā)出動人的光。
“呼叫武漢,這是煙臺。你一定要好好的,我盼望著看見這座英雄的城市再次車水馬龍,生機盎然;我盼望著山花爛漫時,再看到你歡呼勝利的模樣!
這份走過1265公里的祝福,武漢,你,收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