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澤東曾說:“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我是毛的信仰者,受著毛的話語啟示,在二十年前讀書求學(xué)期間多次和學(xué)友光顧書店,買下了我書架上這一本至今捧讀的書。這本古色古香的《菜根譚》,它,淡藍(lán)色的封面,顯得清雅而怡人;古籍式的裝幀,顯得素樸而莊重。雖然它經(jīng)歷了歲月的蒙塵,自出版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二十年的光陰,但我無論走到哪里,總是把它輕輕地置于身邊,就像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一樣,它時時都散發(fā)著香遠(yuǎn)益清的光芒,又像一位良師益友,始終陪伴在我的身邊,啟迪著我的思想,滋潤著我的心靈。
作為一本受一代偉人青睞的書,我覺得肯定有它不同尋常之處。接識一本書,猶如接識一位導(dǎo)師,它的性格,它的思想,它的趣味,它的品位,它的情操等都無處不在的悄悄影響著你,改變著你,啟發(fā)著你,甚至在“潤物細(xì)無聲”的塑造著你,因此,讀書不可不選擇,讀書不可不思考。
正如秉性不同的導(dǎo)師一樣,書的性格也是人的性格,正如人的性格都不是完美的那樣,書的性格也同樣存在著性格上的缺陷。所以讀書不可不全面,這樣才能糾正書的性格的缺陷和差異,而使讀書的人避免了性格的缺陷和不完美。
古人有“少不讀《水滸》之說,是有它的道理的,因為年輕人血氣方剛,戒之在斗,而《水滸》正是講的除暴安良,殺富濟(jì)貧,梁山好漢打打殺殺,快意恩仇的故事,在一定的時代,雖然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在青少年成長的黃金階段,就必須要冷靜地看里面缺乏理智和法律意識的的“暴力”傾向和“血腥”色彩,否則,就容易使青少年走入歧途,而報刊上不也經(jīng)常報道無知青少年看了《水滸》后,就“仗義行俠,抱打不平”鋃鐺入獄的事情嗎?因此,《水滸》盡管是優(yōu)秀的古典小說,但它的“非理智,非法律”色彩還是要冷靜的看待的!
因此,此后,讀《水滸》,就得增加一條:戒之在斗?!端疂G》的缺陷看來也很明顯了。那么《三國》呢,何嘗不是這樣,一部講歷史上三國爭斗的故事,同樣也是打打殺殺,有血腥,也有謀略,縱橫捭闔,鉤心斗角,設(shè)圈套,布戰(zhàn)陣,將人心的險惡演繹的淋漓盡致,因而也讓人們對讀《三國》有了這樣的說法:老不讀《三國》。老不讀《三國》,自有它的道理,大概無疑是在告誡人們在年老體衰以后要抱著平常心,要返樸歸真,要活出真道行,不要勞神費力地為那些事情你死我活地爭個斗個不停,因為畢竟人生苦短,“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該淡泊就要淡泊,該放下就要放下,不至于老死了還是個糊涂蟲。對于另兩部名著如“男不讀《紅樓》,女不讀《西廂》”之類的說法,至于全面不全面,反正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看來,各個名著的缺陷性顯然是一目了然的了。
而我至今還將這部《菜根譚》捧為至寶,就是因為《菜根譚》是一部總結(jié)了生活,扎根在生活的可以指導(dǎo)生活的幾乎少有缺陷的人生格言集,它應(yīng)該是一種透視,一種反想,一種遠(yuǎn)瞻:“它有持身語,有涉世語,有隱逸語,有顯達(dá)語,有遷善語,有介節(jié)語,有義語,有禪語,有趣語,有學(xué)道語,有見道語,詞約意明,文簡理詣。”如同一盞探照燈,有透過云層照青空的的境地,也如一眼清泉,有不斷向上涌的智慧和根底。
因此,走進(jìn)《菜根譚》,本身就像走近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導(dǎo)師一樣,讓你能夠從中獲得較多的的人生啟迪,亦如古人說言“設(shè)能熟習(xí)沈玩而勵行之,其于語默動靜之間,窮通得失之際,可以補過,可以進(jìn)德,且近于律,亦近于道矣。”其中就如入世和出世的生活智慧辨析透明的:“居軒冕之中,不可無山林的氣味;處林泉之下,須要懷廊廟的經(jīng)綸。”熱中懷淡,以消得意忘形之端;淡中懷熱,以補喪志頹廢之態(tài)。實乃經(jīng)典,值得人人琢磨。而家常飲食為人處世言行舉止有這樣的勸誡:“爽口之味,皆爛腸腐骨之藥五分便無殃;快心之事,悉敗身喪德之媒,五分便無悔。”鞭辟入里,實乃至理之言。而“我貴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帶也;我賤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則原非奉我,我胡為喜?原非侮我,我胡為怒?”實在是透徹清醒之語。又如“家人有過,不宜暴怒,不宜輕棄。此事難言借他事諷之。今日不語不悟,俟來日再警之。如春風(fēng)解凍,如和氣消冰,才是家庭的典范。”家庭幸福才是一個人的根本幸福,因此處理家里事務(wù)萬不可感情用事,快刀斬亂麻,否則,欲速則不達(dá)。而“一字不識而有詩意者,得詩家之真趣;一偈不參而有禪味者,悟禪教之玄機。”我時常在鄉(xiāng)村里看到和藹的鄰家大爺,在暖暖的太陽下,坐在一張竹椅上,眼睛瞇縫著,傾聽著那絲絲縷縷的裊裊秦音。也許,此刻,那絲絲縷縷裊裊不絕的秦音就是大爺心里頭流淌出的一首詩。心里有詩流淌生活就美。不正是這樣嗎?而《菜根譚》寥寥數(shù)語就把這樣的道理揭示出來,不是對生活的高度的概括嗎?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走進(jìn)《菜根譚》,盡可以各取所需,妙悟人生。古人云:“性定菜根香。”夫菜根,棄物也,如此書人多忽之,而菜根之香,非性定者莫喻。如此書。唯靜心沈玩者,乃能得旨。我在年少時雖然曾經(jīng)多次閱讀,但都讀的不深,悟得較淺,而至經(jīng)歷了人生諸事,是是非非,牽牽絆絆,而再一次讀它,方才感覺句句都是真理,都是對生活的高度提煉和反思總結(jié)。《菜根譚》——真是沉淀在生活的智慧,不是懸浮于云端的無稽之談,“嚼得菜根,百事可做”還是偉人說的好,愿《菜根譚》給每一個熱愛它的人帶來更多的教益和智慧,愿這部沉淀在生活中的智慧的書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人生更加美好。
上一篇:談“風(fēng)雅之淪喪已久矣”
下一篇:一只充滿懷古情結(jié)的燕子






- ·教育部
- ·中國出版網(wǎng)
- ·中國教育科學(xué)研究院
- ·中國文藝網(wǎng)
- ·中國文學(xué)網(wǎng)
- ·葉圣陶杯大賽
- ·中少在線
- ·中學(xué)生雜志社
- ·人民網(wǎng)
- ·秋月文學(xué)網(wǎng)
- ·浙江大學(xué)
- ·復(fù)旦大學(xué)
- ·上海交通大學(xué)
- ·中山大學(xué)
- ·中國科技大學(xué)
- ·中國人民大學(xué)
- ·山東大學(xué)
- ·南開大學(xué)
- ·北京師范大學(xué)
-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xué)
- ·蕭然校園文學(xué)網(wǎng)
- ·文心雕龍杯作文大賽
- ·中國自主招生網(wǎng)
- ·藝眾美術(shù)高考導(dǎo)航網(wǎng)
- ·山東三人行戶外網(wǎng)
- ·中國社會科學(xu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