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錦城天府,襄陽新廬。西蜀子云,隆中孔明。落瓊竹玉林而興,坐山環(huán)水而雅。天珍地華,紫霜上林竹之軀;人杰地靈,青煙游斗牛之祥。萬世幽居,若采昆辰。友人邀鄙人之情,盡賓主之宜采。過山涉水之阻,莫若蜀道;險山湍川之美,可擬仙都。六旬灼熱,蒸憾人間;林中常綠,一葉遮日。尨起鳳翔,屈大夫之《離》《楚》;飛石行水,韓非子之《說》《五》。萬里難行,路已近釋。
蜀相耕臥,千山沃野。千溪爭入踏芳草,若現(xiàn)聲盡隱樓臺。未知山雨欲來,莫覺林寒幽室。臨漢中府于東,恰使咽喉之地。峰巒蕩森,寒山之謎;落地楊柳,欲界仙都。柏松森森,若置之蓬萊中;飛狐夜聲,似居于環(huán)山里。黃斗拱,朱漆戶,不似王室,卻神勢而勝。草廬為囪,略無樸陋之氣。虹橋出水,忽入花黃景色。騰龍飛升,萬鶴朝天。新日與雛雁齊聲,夏水共萬生一景。首陽采薇,蓋為隱獨之喜;《兵子》朗聲,實為孫子之好。古來共識,樂苦閑心。此誠為人心所向,此何為避世之逃。陷而不拔,自論是非,人豈不悅于鳥聲獸語、林茂草茂中乎?儒以為入朝為仕正也!而人心之向山野,仕久而欲林居。昔圣禹側欲居于山野,蜀相隱沒于隆中,此不誠為“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乎?
嗚呼!范蠡沒西湖,非無明君;孔子隱無界,非無適時。乃君子之安命,脫卻俗生。子期逢隱士伯牙,伯牙亦絕弦《流水》,而流水尚能西乎?孟嘗空名,實入俗而不拔;廉頗知柔,實悔覺而早隱!
昔王子安作《滕王閣序》,不才只得略視其表,并詩興一首:
古色草葦臥龍?zhí)帲?/span>
未改風浪萬世幽。
環(huán)山草木無窮綠,
千溪無泥凈自流。
西風欲掀潭云簾,
斗轉星移照乾坤。
莫恐修身勞遲戒,
云駒視心三分亭。
【作者】陜西省平利縣城關初級中學八年級5班 陳鑫旸
【指導教師】汪珍
獲獎理由:這篇文章,小作者對文言文的運用準確、流暢,思維廣闊,氣勢弘大,對典故運用精準。細品之下,可以感受到小作者對古典文學的喜愛。八年級的學生,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實在難能可貴。
上一篇:韓曉彤:給身邊所有人寫封情書(第九屆文心雕龍杯一等獎)
下一篇:袁夢萌:又是櫻花開放時(第九屆文心雕龍杯一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