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別2014,熱烈而傷感。
熱烈的是事件,傷感是因那流逝的光陰。
的確,對教育而言,2014年顯得尤為熱烈。有人說,注定2014年是永載教育史冊的一年。是的,當我們回顧2014年,“高校信息公開”、“好老師”、“依法治教”、“師德紅線”……那么多關鍵詞,如同閃爍的路標,標注著無數(shù)人努力探索的方向。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出臺,19個重點城市全面推行劃片就近入學政策,高考加分大幅“瘦身”,大學章程成為更多高校的治校選擇……尤為重要的是,在思想層面,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xiàn)代化和依法治教成為更多教育者和社會的共識。
這都是教育的大事件,事關民眾福祉。當然,我們不會忘記那些灰暗的事情,教授套取重大專項基金、廈大誘奸門、學術抄襲私了、教師虐童、學生毆打老師……面對這些事情,評論版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了其中的困惑、爭論、憤怒、希望和對未來的遙望。我們對自己說,這不僅是一個版面,更是一個窗口,透過它我們可以看到教育的無限風光。當一期期的版面摞在一起,它被時光裝訂成了一個熱烈年份的教育時評“史記”。
我們?yōu)檫@些有溫度、有激情的文字喝彩。“拿什么感謝鄉(xiāng)村教師的堅守與奉獻”、“批評教育別張口就來”、“高校信息公開豈能因‘領導’卡殼”……這些文字背后涌動的是作者對教育的冷靜打量和溫暖期待。
給你一個視角,和你一起重新打量被誤解的教育。
給你一種解法,和你一起尋找政策爭論背后的答案。
給你一個正見,和你一起面對紛繁復雜的教育現(xiàn)象……
雖然,時評不過是千字文,但它是有力量的。它是我們的立場和價值觀。所有的爭論只因為我們想改變教育。當觀點成為一種標尺,可以衡量教育者內(nèi)心的教育尺度,那文字就成為他們洞悉本質(zhì)的思維工具。憑借它,教育者會獲得更多的智慧與平靜。“旗幟鮮明地抵制‘超級中學’”、“再長的光榮榜也遮不住應試的短”、“喚醒和激發(fā)我們民族的精神魅力”、“人生不能只盯著物質(zhì)的成功”、“為教育注入心懷他人的力量”……這些文字不只是一種態(tài)度,更給教育者方向和啟迪,來改善我們的教育生態(tài)。
是的,我們要改變教育,我們要塑造未來。這是我們的勇氣和信心。
我們不愿蹉跎珍貴的時光。把自己的行動和信念與時代前行的巨大轟鳴相和,為一個美好的未來而祈禱,這是我們的自我期待。我們相信,教育正在被改變,有更美好的教育才會有更美好的未來。無論是一個怎樣的時代,教育者都是重要的參與者,“相由心生”,要為時代的“面容”承擔教育應該承擔的責任。
相信是一個沉甸甸的動詞,它只存在于行動者的詞典。就如“奪刀少年”相信邪不壓正,相信勇氣可以戰(zhàn)勝恐懼,我們相信教育會讓世界更美好。面對未來,我們不困惑,我們相信2015年,法治應該是一個被重新認識的詞,成為教育者參與重建時代秩序的最有力的工具。而這要求教育者必須更新自己的觀念,塑造法治時代的“好老師”形象。
跟我們來吧,一起上路。激濁揚清不該只是美好的樓閣而該是踏踏實實的行動。如果你有洞悉世事的眼光,你有飽滿的激情和對這個時代的熱愛。來吧,2015年,和我們談談你的立場、觀點和對這個時代的信念……(張樹偉)
《中國教育報》2014年12月31日第2版
上一篇:清華、北大、人大公布的2015年保送政策
下一篇:通識課:引領新生走向人格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