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精品亚洲国产成人蜜臀优播av,国产精品美女www爽爽爽视频 ,久久婷婷狠狠综合激情

站內(nèi)搜索

加入收藏| 設(shè)為首頁

投稿登錄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校園文學(xué) > 中學(xué)生文學(xué) > 散文隨筆 > 教育使我們富有,文學(xué)使我們高貴  文學(xué)滋養(yǎng)心靈,教育培養(yǎng)智慧
張城瑀:敦煌隨想(第八屆“文心雕龍杯”初賽一等獎) 2015-03-31 10:42:51  發(fā)布者:素嵐  來源:文心雕龍杯大賽組委會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千年的風(fēng)沙侵蝕,沉淀出這大漠里的半壁唯美。美的驚艷,美的夢幻,縱然帶著一絲憂傷,卻依然精美絕倫,深邃厚重。

我從未踏上敦煌那漫漫沙路,然而這并不妨礙我夢起于千里之外的敦煌,當(dāng)我以一種感悟生命蛻變的態(tài)度,按著敦煌的千年脈搏,我發(fā)現(xiàn),這片厚重的黃沙之中,寫滿了悲歡離合,那樣真實,那樣純粹。

思緒站在這片土地上,仿佛一切都那么清晰。我看到,那夕陽中金光萬道,狀若千佛的鳴沙山下,樂僔禪師禮佛誦經(jīng)的虔誠;我看到西行的玄奘法師帶著佛家圣典,重入玉門,東歸長安的執(zhí)著;我看到,寂靜的夜里,突厥可汗的金狼頭軍旗在獵獵西風(fēng)中飛揚;我看到,千千萬萬的征夫離人告別了故土,在此抵御外寇,灑滿白發(fā)征夫之淚;我也看到,大漠蒼茫中,遠行的駝隊載滿著茶葉和絲綢翻越蔥嶺,踏出玉門;我也看到,粗糙的墻壁上那些承載了先輩們畢生藝術(shù)信仰的長袖飛天,反彈琵琶…

當(dāng)然,還有那個本該藏經(jīng)萬卷而今卻只余寥寥數(shù)本的秘穴,一百多年前的那個道士,用自己的無知和一百三十英鎊的酬勞綁架了中華民族封存了千年的歷史遺寶,只留下綿綿不盡的歷史遺恨……

當(dāng)然,我還看到鳴沙山下的積沙流動,粉塵飛揚。積沙,風(fēng)蝕,粉塵,這些西北大漠司空見慣的自然現(xiàn)象,正緩慢的改變著自然的存在形式,這些隱形的殺手如同黑夜里的墨筆,緩慢地抹殺著不朽的藝術(shù)?;蛟S再過五十年,一百年,還是再多,敦煌也將沉于沙丘,徒留下我們站在這空曠的沙漠中,悵然嘆息。

然而,縱然真得華美成傷,那又如何?敦煌的藝術(shù)價值與民族價值早已超出了它的本身。王朝舊事如夢,縱使歷史的風(fēng)沙再過肆虐,也無法掩蓋這顆藝術(shù)明珠的美倫美奐。曹雪芹早已離我們遠去,可那灑滿辛酸淚的紅樓一夢卻永遠銘記在我們的心中,永不褪色。倘使敦煌真的難逃吳哥窟的命運,它那虔誠的佛聲天籟,那藏經(jīng)萬卷的石穴,那千佛共度的山洞,那九層樓高的安然佛像,那絲路古道上的陣陣駝鈴,那玉門關(guān)外浸血的黃沙,那飛天長袖,那反彈琵琶,不亦銘記于世嗎?從更深的意義上講,敦煌,它反映了常書鴻、樊詩錦、張大千那一代代民族脊梁,扎根西北的萬丈豪情,它見證了一個民族從無知麻木到今日傲立東方,重視文化的一路求索與艱辛。它是歷史的背影,是歷史車輪滾動的地方!

是的,這才是大漠敦煌!它在教我們淡然。無論是在樂僔禪師的佛音下,還是在玉門關(guān)外的鐵騎鼓角,刀槍爭鳴之中,亦或是在學(xué)者如癡如醉的輕吟中,還是在人頭攢動,游客盈滿的嘈雜聲里,那九層樓高的佛像總是神態(tài)安祥,俯視著蕓蕓眾生,將百態(tài)紅塵納入眼界卻又淡然包容不放心頭,千年不變。

是的,這才是大漠敦煌!它在教我們銘記,銘記那一串串,幾代人帶著赤子之心,毅然西行留下的足印,銘記那些在國家尚在戰(zhàn)火中時就扎根西北,不計個人得失的英雄們,銘記那幾代敦煌人嘔心瀝血澆灌的浸血海棠,一葉七心,心心皆不悔,銘記那幾代敦煌人含辛茹苦在西北黃沙中用畢生心血載下的梨樹,與風(fēng)相會,那梨花像天使一樣飛翔。

是的,這才是大漠敦煌!它在教我們價值。一個人的價值不在于活了多久,而在于為祖國、為人民、為父母、為愛人付出過什么。敦煌難以永存,但它的價值卻綿延千古;同樣,一個人無法肉身長存,那就更不必追逐什么虛名利祿,而應(yīng)用盡一生去做一件讓大家叫好的漂亮事,它將見證你一生的精彩!

在這個有些喧囂浮躁的時代,每個人都該讓心靈接受敦煌風(fēng)沙的洗禮。飲一杯美灑,縱酒而歌,要唱也該唱在這粗獷風(fēng)沙下那深邃厚重的敦煌,要醉,也該醉在這華美卻帶著淡淡憂傷的敦煌……

 

作者:吉林省樺甸市第四中學(xué) 高三一班:張城瑀,指導(dǎo)教師:楊潔

教師評語:一切文學(xué)都是情的文學(xué),情感是文章的精神。此文字里行間無處不滲透著作者濃濃的情感,這里既有歷史的滄桑感,更有民族文化自豪感,家國情懷,普世精神,人生思考。此文情感深沉凝重,抒情自然,不嬌柔做作;作者以情馭文,以文顯情,情文交融。同時,作者能理性地看待歷史,有思考,有感悟,使文章有了一定的深度。

 

上一篇:趙元祺:讓愛留在有生之年(十三屆“葉杯”初賽二等獎)
下一篇:黃梓恒:福湯圓(第十三屆“葉圣陶杯”初賽二等獎)

媒體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