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叫蔣超平,是十七中的學生。我的生活很簡單,基本上每天都一樣。
我是一個乖孩子,至少我爸媽和老師們是這樣認為的。
早上7點起床,然后大約在7點30分到學校,此后我便進入了一種模糊的狀態(tài)。上午連著4節(jié)課,桌上厚厚的復習資料從不放下去。一聽到鈴聲便知道下課了,于是機械地打開了書開始做題;又一陣鈴聲,合上書,抬起頭聽課。周末我還要去培正學校上課……
這是我的生活。也是一個初中學生的生活。
對這種生活,我妥協(xié),我很妥協(xié)。因為爸媽對我很好,我不能對不起他們。至少,我認為是這樣的。
每周末從家里去培正學校的這段路成了我人生最精彩的瞬間。我喜歡漫步走在這段路上,我喜歡回憶,我邊走邊把自己拋進回憶的旋渦。這樣可以堅定我學習的信心,奔向自己的理想。想得入神了,有時不注意,旁邊一輛自行車差點撞到我,騎車人說:“你不要命啦?”我只有抱以歉意的微笑。
可是最近,我想我是迷路了,學習上遇到了困難……
離中考這天的到來還有多遠?我害怕,我孤獨,
我抬起頭,看著天空。我想我是哭了,要不然眼睛怎么會越變越模糊?
我累,我很累,我真的很累。
“人生難免會遇到困難、坎坷。”這是老師經(jīng)常說的話。此刻想起就像一縷春風拂過心田……這個星期天,我挺高興的。天氣特別的好,陽光照進窗里,照在我的桌子上,照在我的書上,照在我寫字的手上,我感覺,還照在了我灰暗空洞的心上。我喜歡陽光,是因為我覺得陽光給予我的是溫暖,看到陽光,我覺得有希望。
這節(jié)是作文課,李老師給我們講了人生的哲理。老師對我們說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任務是艱巨的,成功是可能的。全班同學給了老師熱烈的掌聲,同學們一個個興致很高。我們都很喜歡這個教師,不僅因為她比較幽默,有朝氣,更重要的是,她上課有一個好習慣,最后總是要弄點額外的東西跟我們講講。于是,她的課上我們都像喝了清醒劑一樣,有了奮斗的目標。
那天我們躊躇滿志,意氣風發(fā),特別是我心跳加速,迷路的心一直被一種無形的動力推動著,像是在馬拉松賽跑,從黑暗的泥沼跑回光明大道,使我不再感到孤獨害怕,因為我堅信我可以奔向自己的夢想,挑戰(zhàn)新的人生。
(作者:廣西南寧十七中初二蔣超平 ,指導老師:李萍)
點評:這篇文章寫“我”上學的苦惱,反映了當前教育體制下學生枯燥學習的累,因而“我要迷路了”。但是,“我”對自己夢想迷茫而又堅信,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人生追求。文章井然有序,行文清晰,展示的表達了作者的親身感受。本文榮獲二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