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中考試后,調到了臨窗的位置。從心里喜歡這里。一棵皂莢倚窗而站,枝葉疏疏朗朗,在學校滌心池上空柔柔地招搖。秋日的暖陽從枝頭篩落,潑出一幅半明半晦的寫意油畫。凝視這塊風景地,如同凝視純凈的快樂。
也不是時時都快樂。右邊那個矮矮的女生,眼神有些木訥,嘴巴有些笨拙,總是努力將全部笑擠到臉上向我借筆記。我不想借,卻害怕凝固了這樣的笑,也害怕被別人說“組長不稱職”,只得很不情愿地推給她。她每次都不介意,感激地對我笑笑,接寶似的拿過去認真補抄。很希望這張臉在窗前風景畫中隱去,但日子只是打著旋兒,在單調的循環(huán)中緩緩漂去。
又是一個星期一,查作業(yè)交作業(yè)忙得頭昏腦脹。午飯后精疲力竭地趴在桌上,茫然地看窗外凋零在冬日里的皂莢,天似乎也變得很矮。她望著我,猶豫地問:“你沒事吧?”我掃了她一眼,沒吱聲。見我不搭理,她兩只胖手不安地搓著衣角,黃褐的面龐上泛出潮紅:“我……今天數(shù)學課有張試卷沒訂正好,能不能……”一直以來壓抑的怒火突然沖到口邊:“不借!我不喜歡別人學我!就知道借筆記,怎不見你把好題目和別人分享?”她半張著嘴,剎那間愣住了。過了好一會,才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那算了。”默默埋下頭,做自己的作業(yè)。
當沉寂籠罩四周,突然覺出一絲愧疚,這樣是不是太自私太粗魯?即使不作為組長,作為相處近三年的同伴,也應該幫她啊。抬起頭,我偷偷看著她專注的側影,陽光在她身上淌出明媚的光華。突然發(fā)現(xiàn)腦海里關于她的記憶是如此之少,唯獨記得她憨厚的笑,和別人欺負她時那略有些無奈卻安詳?shù)纳袂?hellip;…
這是個小心翼翼卻又安寧得讓人很容易忽略的女孩。心湖里突然蕩起波瀾,難道我初中美麗的年輪就將在這樣的拒絕與忽略中流逝?難道我自己那所謂的優(yōu)秀就是對這個平凡女孩的拒絕與傷害,而后在青春飽經(jīng)風霜凋零之后,才慢慢回味那值得珍惜的最初的友誼?
后來的一天,坐在我右岸的她微笑著告訴我,她知道永遠不可能超越我,但她想做得更好,也想能為小組爭光。她遞過一張紙來,上面是她工整地抄下的一道數(shù)學題:“我很少用參考書的,不知道這個題目好不好……”我不知道該說什么好,面對有些灰暗的自己,面對這樣陽光的她,我感覺一道金色的麥浪在我心田上翻卷出質樸而清新的氣息。
那一天,在灑滿陽光的窗邊,我看到了我生命里交織的兩種風景:左岸的皂莢和右岸的她。左岸,那用眼可看到的美麗漸漸成為記憶中的背景;而右岸,那用心領略的美麗卻越來越清晰,那如陽光般的美好情誼,縈繞在我滿載希望與快樂的青春船邊。
(作者:江蘇如皋實驗初中初三 蘇霄潔,指導老師:葛小靜)
點評:《左岸皂莢,右岸陽光》把似乎單調重復,難以寫出新意的校園生活寫出了特色。作者先以“左岸皂莢”反襯對右邊同桌的不滿,而在與同桌的交往和自我反思的過程中,“我”終于發(fā)現(xiàn)了“右岸的她”“那用心領略的美麗”。文章于平淡無奇處發(fā)現(xiàn)了真正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