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 宮
2013-04-19 10:13:08 發(fā)布者:phpcms 來源:本站
隋 宮
[李商隱]
乘興南游不戒嚴,九重誰省諫書函。
春風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
[注釋] (1)隋宮:指隋煬帝在江者(今江蘇省揚州市)所建的行宮。(2)南游:隋煬帝為滿足其荒淫享樂的欲望,曾多次巡游江都。不戒嚴:古代皇帝外出,要實行戒嚴,隋煬帝南游,為顯示天下太平了自己的華貴氣派,不加戒嚴。(3)九重:皇帝所居的深宮,這里指隋煬帝。?。▁ing醒):省察。諫書函:函封的諫書。大業(yè)十二年(616)七月,隋煬帝三游江都,當時各地農(nóng)民紛紛起義,奉信郎崔民象,王愛仁先后上書勸諫,都被殺。(4)舉國:全國。宮錦:按照宮廷規(guī)定的格式織成的錦緞。(5)障泥:馬韉,墊在馬鞍下,垂于馬背兩側(cè)以擋泥土。
[簡要評析]李商隱的《無題》組詩傳唱千古,為人稱道,實際上,詩人寫出了大量的政治詩,諷喻當朝的政治局面,這類詩尤其可以見出詩人的志向與思想。本詩就是詩人重多政治詩中的一首,本詩應注意它高度深刻的思想意義。本詩是一首詠史詩,是詩人晚年江東之游時寫下的名作。詩人抨擊隋煬帝耗費全國大量人力物力,以達到個人尋歡作樂的目的,真可謂傾天下之所有只為填一已之私欲,并終于導致國滅身亡,他的倒行逆施使得李商隱氣憤填膺,所以就向他揮筆聲討。其實詩人深為憂慮自己所處的時代社會,此詩的意義在于借古諷今。其次本詩注意運用典型材料,做到以點帶面,舉一端而概其余。據(jù)史料記載,隋煬帝南游,整個船隊用挽士8萬余人,皆以錦絲為袍。衛(wèi)兵所乘,又有數(shù)千艘。舳艫相接200余里,騎兵沿岸而行。船隊所到之處,皆供水陸珍奇,皇帝和后宮享用不完,多余的均棄埋于地下。如此揮霍鋪張,恐怕令一般詩人不知從何處下筆才好。而李商隱獨具慧眼,只在“宮錦”兩字上做文章,用于“障泥”者則泛指陸行,用于“帆”則泛指水行。“借錦帆事點化,得水陸繹騷,民不堪命之狀,如在目前”(何焯評語),這樣便能以小見大,以個別見一般。全詩在藝術(shù)方法上將實寫與虛寫巧妙地運用在一起,一實一虛展示了前朝皇帝與當今皇帝的昏庸,諷刺意味濃厚,具有力度,此詩長于思想性,不失為政治諷刺詩佳作。
[李商隱]
乘興南游不戒嚴,九重誰省諫書函。
春風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
[注釋] (1)隋宮:指隋煬帝在江者(今江蘇省揚州市)所建的行宮。(2)南游:隋煬帝為滿足其荒淫享樂的欲望,曾多次巡游江都。不戒嚴:古代皇帝外出,要實行戒嚴,隋煬帝南游,為顯示天下太平了自己的華貴氣派,不加戒嚴。(3)九重:皇帝所居的深宮,這里指隋煬帝。?。▁ing醒):省察。諫書函:函封的諫書。大業(yè)十二年(616)七月,隋煬帝三游江都,當時各地農(nóng)民紛紛起義,奉信郎崔民象,王愛仁先后上書勸諫,都被殺。(4)舉國:全國。宮錦:按照宮廷規(guī)定的格式織成的錦緞。(5)障泥:馬韉,墊在馬鞍下,垂于馬背兩側(cè)以擋泥土。
[簡要評析]李商隱的《無題》組詩傳唱千古,為人稱道,實際上,詩人寫出了大量的政治詩,諷喻當朝的政治局面,這類詩尤其可以見出詩人的志向與思想。本詩就是詩人重多政治詩中的一首,本詩應注意它高度深刻的思想意義。本詩是一首詠史詩,是詩人晚年江東之游時寫下的名作。詩人抨擊隋煬帝耗費全國大量人力物力,以達到個人尋歡作樂的目的,真可謂傾天下之所有只為填一已之私欲,并終于導致國滅身亡,他的倒行逆施使得李商隱氣憤填膺,所以就向他揮筆聲討。其實詩人深為憂慮自己所處的時代社會,此詩的意義在于借古諷今。其次本詩注意運用典型材料,做到以點帶面,舉一端而概其余。據(jù)史料記載,隋煬帝南游,整個船隊用挽士8萬余人,皆以錦絲為袍。衛(wèi)兵所乘,又有數(shù)千艘。舳艫相接200余里,騎兵沿岸而行。船隊所到之處,皆供水陸珍奇,皇帝和后宮享用不完,多余的均棄埋于地下。如此揮霍鋪張,恐怕令一般詩人不知從何處下筆才好。而李商隱獨具慧眼,只在“宮錦”兩字上做文章,用于“障泥”者則泛指陸行,用于“帆”則泛指水行。“借錦帆事點化,得水陸繹騷,民不堪命之狀,如在目前”(何焯評語),這樣便能以小見大,以個別見一般。全詩在藝術(shù)方法上將實寫與虛寫巧妙地運用在一起,一實一虛展示了前朝皇帝與當今皇帝的昏庸,諷刺意味濃厚,具有力度,此詩長于思想性,不失為政治諷刺詩佳作。


本站視點


熱門文章


友情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