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精品亚洲国产成人蜜臀优播av,国产精品美女www爽爽爽视频 ,久久婷婷狠狠综合激情

  1. 首頁 >
  2. 學生作品 >
  3. 高中生作品

薛正青:青山行不盡(葉圣陶杯省級獲獎佳作)

發(fā)布日期:2023-09-07  點擊量: 1391


青山行不盡

薛正青(江蘇省徐州市第一中學高三 

夢回唐宋,總會首先想到長安汴杭的繁華。但千年興替,往事如煙,再回首,唯有萬千詩詞將歷史的記憶凝結(jié)成珍珠,在民族文化的寶庫中典藏,璀璨無比。

從遠古走來的詩歌,與一代代人長路相伴。而唐宋詩詞,把中國古代詩歌推向最為巍峨的高峰。

唐宋詩詞之美,美在和諧的音律與精妙的辭藻之間?!皝y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文氣輕悠,對仗工巧;“駿馬秋風塞北,杏花春雨江南”,列錦如畫,詩意盎然。凡此種種,感蕩心靈。

唐宋詩詞之美不只是因為它表現(xiàn)出人們的主觀感受,更因為它具有歷史和社會的價值底蘊。它,可以承載悲歡,抒發(fā)情懷;可以反映現(xiàn)實,銘刻歷史;可以點亮航標,燭照未來?!爸扉T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感嘆民生之疾苦;“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憂慮國家的命運。“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是岑參抒邊塞報國之志;“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是蘇軾寫人生之感慨……這些都是我們民族最真切的記憶。

唐宋詩詞是志向與品格的當空明月,指引我們向前。世惡道險,戰(zhàn)亂頻仞,“安得壯士挽天河,凈洗甲兵長不用”,這是詩人對國家太平穩(wěn)定、人民安居樂業(yè)的期盼;初出世間,彷徨迷惑,“少年心事當拏云,誰念幽寒坐嗚呃”的詩句鞭策著我們向前。

承先人之情,開后世之光。優(yōu)秀的詩詞使孤零零的個人為自己說不出的感情找到了名字和定義。臨行餞別,與友人相送,莫道離別苦,先有壯節(jié)韻,“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是所有中國人面對離別的樂觀與曠達。一人苦悶而獨行時,誰不悲慨地一聲長嘯呢?“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抑是想用自己的聲音填滿宇宙的遼闊吧?!疤斓厝缒媛?,我亦是行人”,行走于世間,雖世殊事異,但我們的心同樣被詩詞的泉水所溉及,由此而生發(fā)出同源的生死觀與價值觀,構(gòu)筑起共同相通的人生觀的基礎(chǔ),讓我們隔千萬人而呼亦能彼此共情?!罢砩显姇e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先人詩句描摹盛景,涵蓄幽情,在看似不經(jīng)意的瞬間,讓世之大美從脫口而出的詩句中氤氳于周身,流蕩入生活。

唐宋詩詞還使孤立的個人,打開深鎖自己的門,走出去,找到同伴。以詩會友,是一個文學愛好者最大的快樂?;蚣磁d而作,或字斟句酌,兩個人一唱一和,一吟一詠中,生命共詩歌起舞,高山流水暢幽情。但更多時候,不必多言亦不必刻意吟詠,只需在傍晚時刻,向著一輪紅日,不約而同地贊一句“夕陽無限好”,會心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之中。于是,詩詞搭起了心靈之間的橋。

在當下高度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的生活都有著原子化的趨勢,社會也逐漸淪為許多個人的簡單疊加。而詩詞以其民族文化共通的特性,將原子般的個人連接起來,用共同的語言塑造公共的記憶,加以美的形式,把時光點綴成“春秋”,將深情凝鑄入“五十弦”。

于是,唐宋詩詞也就不只是一個人、一群人的歌,而成為一代人、千百代人的歌。社會發(fā)展,百態(tài)流轉(zhuǎn),唐宋詩詞已融入了民族記憶之中,中國社會也成就了古典詩歌最牢固的根基。今天,無論在歷史圖畫的展現(xiàn)、人文性情的陶冶,還是文化風向的重塑方面,唐宋詩詞一直也將永遠是我們所處的萬重青山。青山綠水自綿長,詩歌有時自興邦,實是青山行不盡呵!

然而,我們這樣一個詩詞的國度,許多人卻在遠離詩意的歧途上走得太遠。如今網(wǎng)絡(luò)之風尚,以直白為美,以諧謔惡搞為趣,甚至以丑為美,娛樂狂歡把“嘔像”當做偶像,實是大眾審美力的下降?,F(xiàn)代人“藍瘦香菇”之類張口就來,卻失落了“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當女友改名為瑪麗,又如何再送她一首《菩薩蠻》?……詩意遠去,語言蒼白,審美趣味日益低俗化,更可悲的是我們的審美心理日漸扭曲,我們活得太過急匆匆、務(wù)實又粗糙,已經(jīng)沒有古人那樣的細膩、敏感。

但是一路走來,中華民族的文化根基仍在,詩歌仍在,于是在當代,人們還是在文化傳承發(fā)展的道路上不斷向前推進。有道是:

詩歌群嶺秀,唐宋聳奇峰。李杜光芒熾,蘇辛氣勢宏。

青山行不盡,文韻應(yīng)無窮。我輩當如是,龍騰萬里雄。

 

指導(dǎo)老師:林巖

 

【點評唐宋詩詞是中國古代詩歌發(fā)展的高峰。作者對唐宋詩詞的巨大成就、重要意義進行了文情并茂的贊揚和評析。文章思路清晰,評析由形式到內(nèi)容,由個體角度到群體和社會角度,由歷史價值到現(xiàn)實意義,逐層深入,運筆自如。作者著力針砭時弊,批評一些人遠離詩意,審美趣味低俗化,審美心理扭曲,增強了文章的針對性。文末以詩作結(jié),增添了文采和感染力。本文獲省級一等獎。(鐘湘麟 特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