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寄語
遼河文學社是我校特色教育的亮點之一。文學社點亮詩心,傳遞熱愛。希望指導老師和全體社員再接再厲,厚植文學基因,廣播文學種子,繼續(xù)為校園文學打造精品,為書香校園貢獻力量。希望遼河文學社在營開一高開枝散葉,濃蔭遍地。
——校長王蔚
社團簡介
遼河文學社,成立于2019年4月,是伴隨“雷鋒文化,營口有禮”,助力營口打造“文化音樂港城”的契機興起于營口市范圍內的第一批文學社團之一。文學社目前有社員20名。社團自成立以來,從全校范圍內擇優(yōu)選入有濃郁文學愛好及較高文學素養(yǎng)的社員入社,致力于書香校園的打造,積極為學生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組織學生參加各類作文比賽以及演講等文化宣傳活動。曾組織過“閱讀丈量世界,讀書點亮人生”等大型讀書匯報活動,深受校內外好評。
教師經驗
徐敬文,語文教師,文學功底厚實,文學素養(yǎng)較高,熱愛讀書,有很好的寫作技巧與能力。自工作以來,尤其是擔任社長期間,積極指導學生作文創(chuàng)作,組織學生開展社團活動,聯(lián)絡社群,工作得到多方面的認可。
社員習作
西 曬
潘嵩霖
第一個獨屬于我的屋子是一間狹長的西向臥室。每過中午,熾熱的陽光從藍色的玻璃窗穿進來,能直接照射到我的臥室門,把白橡木的木門映成陽光的顏色,空氣里常常能聞見陽光烘烤過的木頭香氣。我在這種氣味里,在這間充滿陽光的房間里,度過了人生第一個十年。
我很難喜歡這間屋子,自我懂事起,每年夏天都要向爸媽申請換一個朝向的臥室,從沒成功過。冬天,最冷的時節(jié)里,會有西北風死命地敲擊我的窗,讓我無法安眠;夏天,最熱的時節(jié)里,會有熱辣的陽光烘烤我的床,讓午睡的我常常夢見自己置身火海。即便是最舒適的春天,我房間的表現(xiàn)依舊難以讓人滿意。當其他人的窗臺被嬌艷的鮮花擠滿,我的西曬陽臺,維持著它的光禿禿,再昂揚的花草也會因過長過烈的陽光留下一片焦黃。
矮牽牛是個例外!有年春天,為了抵御西陽臺的暴曬,我們弄來了一些矮牽牛的種子,又拆了兩個舊板凳,為它搭了一個簡易的攀爬架子,希冀著這顆小小的種子能幫我度過漫長的夏天。也許是水肥得當,也可能是這仿佛永遠落不下去的大太陽正好順了它的意,不到兩個月,矮牽牛就爬滿了架子。
于是我有了一小片綠蔭。我在那里放了一把小躺椅,常窩在里邊看書,看小說也看散文、詩歌的集子,還有兩套百科全書,一套是植物的,一套是世界城市的??梢哉f我對現(xiàn)實世界和幻想世界最初的認識,是在它的庇護下完成的。作為陽光守衛(wèi),矮牽牛是稱職的,但作為花卉,它卻極不合格,只偶爾擠出零星幾只白色小花藏于綠色瀑布里,和城市夜空里的星星一樣難找。
除了矮牽牛,我這沙漠一樣的臥室環(huán)境還有另一種植物在生長,那是一株又細又矮的橘子樹。這樹比我的貓還要矮,枝條幾乎與貓的胡子一樣細軟,但是它能在我的西陽臺活下來,可見其生命力。它是某年冬天意外長出來的,當時我弄不明白為什么乘法倒過來就變成了除法,西曬的陽光太烤人,爸爸給我講得鼻尖冒汗,嘴唇干裂,為了防止他讓我手心開裂,眼睛冒淚,我趕緊給他剝了個橘子。我的懶爸爸趁我不注意,把橘子籽吐進了矮牽牛的花盆里,于是第二年,一株小幼苗就這樣顫顫巍巍地冒了出來。冬天,矮牽牛死掉了,橘子樹鳩占鵲巢,占據(jù)了它的花盆,到現(xiàn)在已經有十歲了。
雖然我愛植物,但我的臥室最舒適的季節(jié)卻是萬物休眠的冬天。在冬天,這里是整個家里最溫暖的地方。從一點開始,陽光可以鋪滿整個房間的地板磚,隨著時間一點點偏移,直到傍晚太陽落進地平線,陽光才會離開我的單人床。我的貓在冬天幾乎與陽光同作息,中午陽光來它也來,晚上陽光走它也走,每次都是頭也不回地晃著尾巴離開,雖然它很討厭我,但這并不耽誤這團高貴的絨毛來蹭我的陽光。很多時候我只能遙遙地看著它被陽光染紅的金色皮毛,與它共度這漫長又閑適的下午。
我的貓不喜歡我,因為我?guī)缀鯖]怎么喂過它,甚至沒給它取過名字。于是種下矮牽牛后的第一個冬天,它逃走了,晃著它的尾巴,帶著它的不屑一顧。我意識到我高中畢業(yè)前,應該不會再養(yǎng)貓了,不是因為新搬的房子沒有貓咪喜歡的西曬房間,而是因為我還沒有對另一個生命負責的能力。
我們的新家,坐北朝南,夏天有涼爽的風,冬天有和煦的陽光,不再有西曬的問題。西曬是房屋的一個大問題。我以前屋子里所有的家具都嚴重老化,原木色的地板被陽光曬得泛出破舊的白色,米色的墻紙卷著邊,擺在書架上的所有書的書脊與封面都不是一個顏色……仿佛我那小小的屋子被陽光按下了加速鍵,以十倍的速度向衰敗奔赴。我在這樣的屋子里,好像我也被西斜的陽光按下了加速鍵,在慢悠悠的時光里邊快速成長。
(指導教師:楊冬梅)
海天之間
陳科諭
我將長久地,長久地,傾聽你在黃昏時分的轟鳴,我整個心靈充滿了你,我要把你的峭巖,你的海灣,你的閃光,你的陰影,還有絮語的波浪,帶進森林,帶到那靜寂的荒漠之鄉(xiāng)。
——題記
我成長在海天之間的這座渤海邊的小城里。
對大海的印象始于四歲時一個霧氣繚繞的清晨,爺爺牽著我走到一片布滿大大小小的水坑的沙石地上,周圍交錯著色彩駁雜的漁船,三三兩兩的人扯著大網(wǎng)從船上走下。我問爺爺:“他們是什么時候出海的?”“半夜就出海了?!蹦菚r我腦海中竟突然涌現(xiàn)一個從未見過的畫面:天上沒有一顆星子,大海黢黑一片。忽的,遠處隱隱現(xiàn)了燈光,匯成了一排風燈明滅著。風驟然緊了,只見一股巨浪如巨蟒張開血盆大口朝為首那船撲去,卻又見一人“嚯”地鉆入浪中,拽出一條大魚來……我又問爺爺:“那他們一定很勇敢了?”爺爺用老水手那干癟的大手摸了摸我的頭,“他們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
時至今日,當我聯(lián)想起大海時,腦中最先浮現(xiàn)出的仍是這樣英勇的人,在生活幽昧的時候,他們的風燈總會一如既往地照亮前方洶涌的波濤。
打上了初中起,我竟開始恐懼時光的流逝:那五彩斑斕的童年,就好像落入時空的罅隙,被絲毫不剩地吸了去,我望向西頹的落日,多想伸出手止住羲和的馬車,最終卻徒然慨嘆從來系日乏長繩。也是在那時,我第一次思考“死亡”這個概念,恍然間,我感覺它離我那么近,在這幾十載光陰里,我又能留下什么痕跡呢?那是一段沉淪、消極的歲月,而把我從這漩渦中拉出來的,則是一次雪夜的海邊散步。
這里闃寂無人,清冷的月光灑在冰封的大海上。我像泰戈爾一樣在海天之間追尋永恒??茨巧n穹上的北極星,時序侵尋,它始終閃耀;這浩淼的大海,縱使歲月更迭,它依舊波濤不息。海面上斷斷續(xù)續(xù)地響起如玻璃破碎般清脆的音響,我知道,那是冰面下的暗流開始消融浮冰了。而這時,我感受到一種新生的、持久的力量。
后來,觀海成了我的愛好。海浪前后相接,無止息地拍在岸上,若是其間為礁石所阻,斷然要在礁石上撞得粉身碎骨,驚起滔天白沫。碧海青天,白鷗點綴其間,無比自由。這時便頓悟,為什么紀伯倫一定要去尋覓更浩瀚的海洋,生命本身不正是要進行這種無止境的追求嗎!徜徉于海天之間,我找到了生命的無盡動力所在。只見那白馬千群浪涌,銀山萬疊天高!
作為一個海邊長大的孩子,我會去思量,這廣袤的海天究竟給我?guī)砹耸裁?,其實這大抵是分辨不清的,這一切早已如吸入體內的海風一樣,內化于身心。如今,小城市中也布滿了鋼筋水泥之林,出門幾步就是喧囂的市井,但內心永遠都是澄澈空明,不會迷惘,也不會沉郁,因為我始終行走在海天之間。
(指導教師:徐敬文)
愿生命從容
錢璽文
世界太過喧囂,哪里都很熱鬧。我輩俱是凡夫俗子,但我仍幻想活得脫俗而從容。
我只二八,胸無點墨,眼界狹窄,見識淺薄。但我有自己的人生觀,即“活得從容,活得淡然”??晌彝龀雠c之相悖的事,為了蠅頭小利斤斤計較,為了永遠學不會的物理而苦惱,因轉瞬而逝的假期而哀怨,或口出狂言、或心生芥蒂、或小肚雞腸、或暗自算計。但這都是人之常情,對于一個正值碧玉年華的少女,實在無需過分苛責。太陽東升西落,人生誰能無錯?
可是,我常常感覺正在浪費我的人生:追星、看肥皂劇、打游戲、發(fā)呆……該做的正經事一拖再拖,并總能為自己的不務正業(yè)找到一個完美的借口,其實不過是我愚蠢罷了。“玩”乃天地間學問的根本,這是龍應臺女士的看法。沈從文小時候逃學,到街上看殺雞屠狗、打鐵磨刀的小販,看革命軍殺人、農民頭顱滾地的人生百態(tài),在街上撒野玩樂給予他的智慧與成熟比學堂里學到的多。而我盲目玩樂,忽視了許多,時光在流逝,我不想活得如此平庸窩囊,如此輕如鴻毛,我的恣意妄為,讓我活得如此慌張。
人是一個矛盾體。有時我會覺得自己清高淡泊,但有時卻又覺得俗不可耐;我告訴自己讓這個喧囂世界還我一個清靜,卻經常沉溺于花花世界;有時活得很明白,有時卻倍感疲憊,不知為何而活;我盼望未來的美好生活,卻沒有人生目標,甚至不清楚大學是怎樣的一個世界,讓我為它這樣盲目地付出?日子就這樣糊涂地過,我被它拖著走,慢慢地,就好像死在它陰冷的影子里。
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智的成熟,我學會察言觀色,凡事都要留幾分,但殊不知,自以為成熟練達精明,覺得從前太幼稚,總算看清了,然而“現(xiàn)在”未必不是將來的你口中的“從前”。你或許因你的外表而苦惱,謹小慎微地為他人的評價而活著,但你的容貌只是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結果,又何苦為之哀怨?記得清末有兩個才女姊妹“德齡”與“容齡”,德和容,這兩字極妙,世人多求之不得,難以兩全。若只能二選一,比起絕色傾城卻愚妄無知,我更愿做一個相貌平平卻滿腹經綸、高風亮節(jié)的人。人與人不同,沒必要仰羨模仿,說長道短,攀比計較。荷馬是盲人,貝多芬耳聾 ,拜倫是跛子,人生逆境常九八,過去了,放下了,便無謂了。
世事變遷,從前極其看重的現(xiàn)在都不在乎了,我學會釋然,不再郁結于懷;學會體諒,不再求全責備;學會容忍,不再意氣用事。我的心不再浮躁,不再為瑣事而倦,因為,我明白,待我化入虛空,或許會有人突然想起我來,腳步慢下來,然后又匆匆趕往會議,沒有人會永遠記得我。人群熙來攘往地流動,全部都是過客,從未留下絲毫痕跡,也就無需傷懷。
我只愿能“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我未必能夠看淡,或許仍是個俗人,但會試著從容,緩緩徐行,走完我的人生路。
(指導教師: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