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厚植 靜水流深
【校長寄語】
站在高起點,瞄準高層次,定位高質(zhì)量。
——校長張振峰
【社團介紹】
山東省東營市第二中學“七月”文學社成立于2013年,是東營市第二中學成立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學生社團?!捌咴隆蔽膶W社以“求真、向善、愛美”為社團宗旨,以“夢想、真愛、情懷”為核心理念,擁有健全的組織機構(gòu)和社團章程,自成立以來開拓創(chuàng)新、銳意進取,現(xiàn)在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一個規(guī)模空前的“全國示范校園文學社團”。
通過多年來的不懈努力,“七月”文學社培育出了一批批文學新苗,輸送出的優(yōu)秀學生難以計數(shù)。其中付洪秀曾被評為“全國示范文學社團·模范社長”,張佳芮、王澤昊曾被評為“全國示范文學社刊·模范主編”,張睿涵曾榮獲“全國文學新苗獎”;管來源、盧曉林等已成長為擁有自己創(chuàng)作風格的少年作家,訾一諾、楊金鈺、張睿涵、韓少英、王家?guī)?/span>、徐田孜、陳晶晶等數(shù)名同學的文學特長在重點大學自招綜招中獲得認可,現(xiàn)在張佳芮、卜璐瑤、馮晶等若干同學都在各自的大學擔任著宣傳部門的骨干。
伴隨著“七月”文學社的不斷發(fā)展和壯大,為學校營造了濃厚的文學教育氛圍,增強了學校的文化底蘊,也為學校贏得了一項項驕人的榮譽:“七月”文學社曾被多次評為“全國示范校園文學社團”“全國中學示范文學社團”“全國中學生百牛文學社”;東營市第二中學多次榮獲“全國寫作教學示范單位”“全國優(yōu)秀文學校園”“全國校園文學優(yōu)秀學?!薄叭珖@文學活動先進單位”“全國作文教學先進單位”“東營市讀書節(jié)優(yōu)秀組織獎”“校園文學藝術教育示范單位”“全國校園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先進單位”“學校報刊建設特別獎”“全國文學教育先進單位”“全國文學特長生培養(yǎng)基地”等榮譽。
成立多年來,“七月”文學社辛勤耕耘筆耕不輟,培植了一片豐厚的文學沃土,形成了良好的教育生態(tài)。如果說學生的心靈是一張美麗的畫板,“七月”文學社就是一束暖暖的光,為學生的人生涂上溫暖的底色;如果說學生的心靈像一株稚嫩的新苗,“七月”文學社就是一股涓涓細流,滋養(yǎng)著學生茁壯成長。
【指導教師】
趙維榮,東營市第二中學“七月”文學社指導教師。于2013年創(chuàng)辦“七月”文學社及文學社刊《吟蛩》,在多年實踐的基礎上,形成了獨特的理論與實踐經(jīng)驗。
第一,精益求精出版一本文質(zhì)兼美的文學社刊。社刊是社團活動的載體和標志性成果,也是開展好社團活動的前提和基礎,為了保證社刊的質(zhì)量,每一期刊物都要經(jīng)過三改三校,每一篇學生的作品至少要經(jīng)過六遍修改。以社刊《吟蛩》為媒介,與外界進行廣泛交流,指導學生在《語文教學與研究》《語文報》《中學生》《中學時代》《文學校園》《全國優(yōu)秀作文選》《新作文》《學科之星》《東營教育研究》《黃河口晚刊》《黃三角早報》等各級報刊發(fā)表文學作品;《吟蛩》曾多次被評為“全國示范校園文學社刊”,已成為同學們愛不釋手的校園文學讀本,大大提高了同學們的寫作水平,提升了同學們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豐富了同學們的校園文化生活,也繁榮了我校的校園文化。
第二,深入探索文學社團活動的規(guī)律與方法。成立小作家班,以社團活動為載體,將文學教育課程化、通識化、普惠化,讓學生徜徉在有溫度的文字之中,溫潤學生的心靈,豐厚學生的精神,從而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終極育人目標。開設“特色文學課堂”——《美學賞讀與校園文學創(chuàng)意寫作》,將審美鑒賞和文學創(chuàng)作有機結(jié)合,對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審美情趣,文化底蘊”等人文素養(yǎng)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形成了獨特的理論與實踐經(jīng)驗。開展“校園文學與文學特長生培養(yǎng)探究”的課題研究,總結(jié)經(jīng)驗、探索規(guī)律、形成方法,以期培養(yǎng)出更多的文學特長生,為學生的特長發(fā)展、全面發(fā)展、終身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基。充分發(fā)揮新媒體的優(yōu)勢,創(chuàng)建東營市第二中學七月文學社微信公眾平臺,展示學生的美文佳作和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內(nèi)容,對文學社進行宣傳推廣,讓學生及家長能夠及時了解社團活動動態(tài)和社團活動成果,拉近了文學社與學生及家長的距離,也很好地展示了文學社的良好形象,擴大了文學社的影響力,促進了文學社的健康發(fā)展。
第三,積極組織指導學生參加各種文學大賽。自“七月”文學社自成立以來,每年都組織指導學生參加“葉圣陶杯”“文心雕龍杯”“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等多項高端寫作大賽,獲獎數(shù)千余人次。參與面之廣,影響力之大,可謂空前,其中張睿涵、劉敏、劉曉麗、宋珍珍、高欣桐等分別奪得過“文心雕龍杯”“語文報杯”“新作文杯”大賽特等獎的桂冠,趙雅琪、張文佳榮獲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恒源祥文學之星”。通過這些賽事開拓了學生的視野,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多種學習的途徑,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寫作興趣,促進了學生的寫作熱情,學生的寫作水平獲得了很大的提高。這些獲獎的經(jīng)歷也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和參與文學社團活動的熱情,同時也對學生的升學及長遠發(fā)展都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
經(jīng)過多年的潛心學習扎實教研,趙老師構(gòu)建了科學成熟的社團活動模式和獨具特色的文學教育體系,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和全面發(fā)展開拓了廣闊的空間,曾多次被評為“全國示范校園文學社團模范指導教師”“全國示范校園文學社刊模范主編”,于2017年被授予“全國校園文學十佳指導教師”。
【社員佳作】
青春與理想
2013級/吳婉婷
“我用曾經(jīng)的飛蛾撲火,換來今天手心里握著的一絲余溫尚存的灰燼,值得慶幸的是,我依然沒有忘記,這把灰燼的名字,叫做理想。”
青春是一場沒有NG的戲劇,所有苦澀甘甜都充斥其間,沒有退路可選。記憶雖經(jīng)歲月沉淀,我還依然清晰記得:小時候為搜集深埋在厚沙下的漂亮貝殼而不停地用小鏟翻沙。隨著時光的流逝,現(xiàn)在我卻對逐夢少了那份勇氣與執(zhí)著。
記得有位舞者曾說:跳舞匠與舞蹈家的區(qū)別就在于舞感與技巧缺一不可。的確,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臺上越是耀眼,在排練廳就要付出越多的努力與汗水。剛開始學舞蹈技巧時教練說:技巧要多練以保證準確無誤。一個簡單的倒踢紫金冠,教練只說了一句“100個”,我們就沒二話地跳起來。起初的舞姿總還算夠格,但跳到第20個就已經(jīng)汗流浹背了。深秋時節(jié),別人都已披上外套保暖,而我們卻在排練廳穿著短袖的練功服汗水直淌。跳到第60個早已沒了力氣,只顧完成數(shù)量,舞姿、技巧都已置于腦后,只盼著盡快結(jié)束訓練。這時便會傳來教練嚴厲的訓話:“有人放松了,再加10個?!蹦且凰查g,就覺得身體已經(jīng)被抽空了,已經(jīng)沒有什么能讓自己繼續(xù)堅持下去的理由了。
教練就是我們這一路走來的領路人,她總說:不對自己狠心,你們就可以穿上鞋子從這里走出去,遠離舞蹈了。每每聽到這,就會在心里抱怨她的心狠或是不夠通情。直到偶然聽到她對其他老師說:這孩子就是膽子小了些,還挺能吃苦的。這時,我才恍然覺得她是達理的。不是因為她說了我的好話,而是突然覺得,她其實完全可以不必如此費心勞神,畢竟誰都沒有理由要對誰負責,對你好只是出于關心或認真。
每次走進排練廳我都會心顫一下,在這里真的付出了太多太多的汗水。一次次地掙扎,一次次地流淚,一次次地堅持,這些都已經(jīng)像血液一樣與我融為一體了。其實舞蹈如同人生,每次彷徨過后,都會在不斷地尋找中找到方向;每次絕望過后,都會在努力地堅持中獲得勇氣。該來的誰都推不掉,出彩的事永遠無法僅僅依靠演技來完成。
高二是場持久戰(zhàn),在很多很多個對高一的留戀和感覺高三距離尚遠中日復一日地走過,走過青春這場不安的躁動。多少次的挑燈夜戰(zhàn)換來的卻是一紙無法入眼的成績單,多少次的執(zhí)著追尋卻無法得到自己渴望已久的肯定和贊賞。于是就會感到什么都無所謂了——在所有的一切都放開你的時候,你也無需掙脫便漸漸松開了手。
青春很嗜血,它沒有排練,只能一次通過。別妄想取悅別人,真的。這世上有那么多你認識亦或不認識的人,有那么多和你有關亦或無關的人,無論你多么努力都不可能讓所有的人滿意。有時你只想把自己做好,可別人卻可能覺得你是顯擺,其實這可能是他在嫉妒。
我相信時光荏苒會剝?nèi)ノ覀冇字傻耐獗?,撫平我們躁動不安的心,帶來成熟沉穩(wěn)的同時,也將帶走青春的倔強。我相信時光蹁躚會沖刷掉我們所有的委屈和不堪,將我們應有的回報都一一奉上。我相信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走到正確的方向,我也將逐漸褪去青澀和稚嫩,緊緊握住我的理想!
(指導教師:趙維榮;此文發(fā)表于《文學校園》2015年第2卷,題目改為《青春的苦澀甘甜》)
酥酥癢癢的幸福
2014級/楊金鈺
蒲公英的種子隨著風的飄動又飛到了我的身邊,我依舊懷念著那份酥酥癢癢的幸福。
開滿油菜花的田間小路上,一個小女孩坐在單車的后座上,睜著圓溜溜的大眼睛,盡情地欣賞著這一片片金燦燦的油菜花,好不快活。她用小手緊緊抓著單車上的美麗女子,大聲說著:“媽媽,你看,油菜花好美,上面還有花蝴蝶呢。”她笑著,眼睛彎成了一座小橋。就這樣,單車一直向前行駛著,越過重重阻礙,穿越十年時光,我又回到了我的童年時代,我又回憶起那段酥酥癢癢的幸福時光……
媽媽坐在大門口的板凳上,我輕伏在媽媽的膝上,享受著一種酥酥癢癢的幸福。媽媽用挖耳勺輕輕掏著我的耳朵,并不時俯下身問我疼不疼。家里的大黃狗搖著尾巴看著我們,媽媽沒有理會,她會心地笑笑,繼續(xù)給我挖著耳朵。我多么想這溫馨的畫面就此停留呀!可是人總是要長大的,美好的時光總是稍縱即逝,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徘徊在十五六歲的光陰里。
小時候的畫面,真的好美,好美。耳朵里那種酥酥癢癢的感覺,真是覺得非常幸福,那是媽媽給我的濃濃的母愛。還記得當時的天空格外的藍,那種酥酥癢癢的幸福就這樣一直洋溢在我童年的小城堡里。
如今,我已有多久沒有感受到這種酥酥癢癢的幸福了?如今,挖耳勺的種類也越來越多了,而媽媽對我的愛呢?我們有多久沒有談過心了?媽媽你又有多久沒有關心過我了?我真的好多年沒有享受到那種酥酥癢癢的感覺了。這種感覺似乎已經(jīng)埋在心里的某個角落,被灰塵覆蓋了。現(xiàn)在家里能夠享受這種酥酥癢癢的幸福的是比我小12歲的弟弟。每當媽媽給弟弟掏耳朵時,我總是喜歡在一旁靜靜地看著,那溫馨的畫面和溫暖的叮嚀是多么的熟悉?。?/span>
我以為媽媽早就把我遺忘了,沒想到媽媽來了興致,她叫住我,要給我掏耳朵。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輕伏在媽媽的膝上,媽媽小心翼翼地把挖耳勺放進我的耳朵,生怕把我弄疼了。十多年過去了,我又一次享受到了這種酥酥癢癢的感覺。塵封的記憶被一束叫做母愛的光芒照耀著,喚醒了我的記憶。我在心里默默地說:媽媽不是不愛我,只是她太忙了!我想即使拿世上最昂貴的東西,也不能換取我這簡單的小幸福,幸福的感覺從此銘刻在心里,永不褪色。
媽媽也漸漸地老了,青絲里生出了白發(fā)。但時光它偏偏是個舊美人,媽媽在我的心里依舊是那么美。我開始漸漸學著給媽媽掏耳朵,我也騎著單車帶著媽媽穿行在開滿油菜花的田間小路上,讓我們的笑聲在田野里激蕩……
蒲公英的種子又飄到了我的身邊,我想時光翩躚,幸福是亙古的不變。我想起了一句關于幸福的名言:“現(xiàn)實有現(xiàn)實的空間,夢想并不容易實現(xiàn),醒來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一直在幸福的旁邊。”
(指導教師:趙維榮;此文發(fā)表于《語文教學與研究》2015年10月下)
難忘恩師
2014級/馮晶
人常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而我覺得此生有一恩師足矣!
七年級下學期,我是一個剛進城的小丫頭片子,不熟悉城市的節(jié)奏,不習慣城市里的種種。當時我非常排斥城市里的生活,它既沒有我們鄉(xiāng)下隨處可見的田野森林,也沒有傍晚時分家家升起的裊裊炊煙,更沒有那些可以挑逗著玩的家畜,有的只是川流不息的汽車和隨處可見的高樓大廈。但幸運的是,在這個有鋼筋和混凝土構(gòu)成的陌生的環(huán)境中,我遇到了一位恩師。
說起我的恩師,她衣著樸素,貌不出眾,但卻非常和藹,說話永遠都是那么溫和。也許因為是緣分吧,當時整個年級一共轉(zhuǎn)來了6個插班生,為了公平,學校領導讓班主任抓鬮選擇插班的學生?;蛟S是我太幸運了,反正分進了她的班我感到非常高興。
由于是插班,我的功課整整落下了半個學期。知道這種情況后,她不但課堂上對我格外關注,還和其他老師商量著一起給我補習拉下的功課。她沒有刻板地對我的成績提出明確的要求,而是從要求我從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起。她對我提的第一個要求就是練字,由于在農(nóng)村上學,沒有經(jīng)過正規(guī)的寫字指導,我寫的字真的是沒法下眼。一開始,她抓住我的手一筆一筆地來教我:“你看,這樣,對了……勾要出來,要記得收筆……”不覺一股暖流順著指尖流到了我的心里……
于是我天天盼望見到她,每節(jié)課都想上語文課,因為喜歡她所以就喜歡語文,自然,我的語文成績很快就在班里名列前茅了。為了鼓勵我,她還讓我當上了語文課代表。不只是這樣,平時她還格外地護著我。記得有一次,我去辦公室班作業(yè),數(shù)學老師指出了我的缺點。這是她立刻護著我說:“馮晶已經(jīng)很努力了!馮晶一定會進步的!”這時,我覺得她不單單是我的老師,她多么像我的媽媽呀!她聽不得別人數(shù)落我,容不得別人否定我,于是我暗下決心一定要爭氣!
因為有了她的呵護,我順利地考上了高中,剛好和初中的同學分在了一個班。一天我倆閑聊,說起了初中的老師。同學說,上初中時咱們老班對你那么好,你知道我們有多羨慕嗎?有一次,我們問老班為什么對你那么偏心。老班說,因為你是農(nóng)村轉(zhuǎn)來的插班生,不能讓你的學習掉隊,更不能讓你受委屈!
到現(xiàn)在我才明白,她對我的袒護,不是上天注定的緣分,也不是因為我的幸運,而是因為她有著一顆美麗的愛心。她姓李名桂祥,有著桂花般的香氣,有著媽媽般的慈祥。直到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還經(jīng)常會展現(xiàn)她的音容笑貌,“你看,這樣,對了……勾要出來,要記得收筆……”每當這時,那股暖流就會在我的心頭涌動……
“山高水長有時盡,唯我?guī)煻魅赵麻L?!弊N业亩鲙熞磺邪埠?!
(指導教師:趙維榮;此文發(fā)表于《中學時代》2016年10月刊)
紅焉尚佇,有浩蕩光風相候
2015級/趙秋玥
革命成功,皆大歡喜。眼前的日子天天相似,倒有些懷念從前在四十五分鐘的課堂里拼命學習的樣子。
世界上沒有一件可以輕易成功的事,所有幸運背后的努力都是最值得被回憶的。三年前因兩分之差而去不了心心念念的重點高中,而三年后超出藝術線一百零二分也是別有一番滋味的。
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所有的事情都不會事與愿違。
作為一名舞蹈生,訓練的苦、身體上的疼痛和心力交瘁早已成為習慣。練功房里沒有空調(diào),夏天衣服能夠擰得出水,冬天穿著短袖短褲只有不停地運動才能保持住身體的溫度。舞鞋磨爛了一雙又一雙,身上棍子印摞棍子印,一切都是為了大學,為了夢想。參加藝考的時候,在寒冷中等待,全身凍僵不能哭;凌晨四點下著冰雹,馬路上打不到車也不能哭;知道黑幕存在,覺得命運不公也不能哭。我能做的,只有竭盡所能變得更加優(yōu)秀。
莫問前程,但行好事。
楊絳先生曾說:“一個人經(jīng)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yǎng)與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的愈濃烈?!币苍S是經(jīng)歷藝考,明白太多,看懂太多,回學校學習的日子反而簡單坦然。沒有過分的壓力,但有明確的目標,心態(tài)樂觀,每天樂呵,發(fā)現(xiàn)進步,享受考試。這大概是最后三個月安穩(wěn)走過的原因。
班主任曾說,要學會守拙與遠望。
守拙是做好日常,沒有大起,也沒有大落,用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不可逃避的問題;遠望,在我理解是心中要有方向,有理想。人生最可怕的事不是失敗而是失去理想。眼睛里沒有火苗,心中沒有希望,黑暗的世界里不會有明媚的太陽。
三年的積淀讓我明白,“我與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的道理。
海子說:“我們最終都要遠行,最終都要與稚嫩的自己告別,告別是走向成長的苦行之路?!备兄x二中的老師們,感謝我的班主任和我的好朋友們,成長的路上有陪伴也就談不上孤單,談不上苦痛。
高考本身就是一種成長??朔卸?,拒絕浮躁,靜心沉氣,守拙遠望。
人生如行路,一路艱辛一路風景,你的目光所及就是你的人生境界。與其埋怨,不如思變。無論如何都要相信,永遠有一個美麗的明天在等候自己。只有這樣才沒有煩惱,自成人生,自成境界。
現(xiàn)在回頭想想,三年真快。快到高考的時候也不是所有的知識都會,考卷上的字也不是每一個都寫的認認真真;快到不知道校園天井里的花兒是什么開的,什么時候謝的;快到還沒有來得及走遍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快到還沒沒來得及和想要告別的老師說一聲再見,我便匆匆離開了。當畢業(yè)典禮結(jié)束,拖著行李走到拐角,看到張校長站在路口目送他的孩子們離開,我揮著手說了聲“老師再見”,走上朝東的那條路我才明白,這是真的要告別了。
曾經(jīng)的我們是不懂人情世故的孩子,如今卻要成長冷暖自知的大人。世事無常,豈能盡人如意,惟愿無愧于心。莫問前程吉兇,但求落幕無悔。努力成長,滿懷希望,心向明天,繼續(xù)奮斗。
(指導教師:趙維榮;此文發(fā)表于《語文報》2018年第45期)
白癜風
2016級/盧曉林
我奶奶年輕時,村里一枝花,長辮子,瓜子臉,身材苗條,淑賢端莊,臉上干凈得像湖里清澈的水。
奶奶上了五年學,別人上初中了,她拿著板凳回了家。從那開始,奶奶再沒有一天閑日子,一天比一天艱難。自從嫁到爺爺家,就更苦了。爺爺從軍后受潮得了牛皮癬,嚴重得很,醫(yī)院跑遍,無藥可救。那幾年,爺爺全身潰爛,下床不得,奶奶自己撐起了整個家,下地、喂牛、背柴、洗衣做飯、縫衣絮被,集于一身,無人可替。奶奶的背駝了,像背了一口鍋一我生 下來時就已經(jīng)這樣了。
我小時候,頭能碰到奶奶的肚子。奶奶在夏天晚上牽著我的手去胡同口那條街上涼快。在路燈下?lián)u著扇,一陣陣風吹得我頭發(fā)不住動彈。和那幾個閑事多的女人嘮一晚上,說到高興處,奶奶一俯一仰,朝夜空笑。
奶奶古稀之年,白發(fā)沒幾根,遠處看是黑的。她常說自己的頭發(fā)是“茅草”。奶奶從不染發(fā),她看有些女人染得花花綠綠的,心里悶。補辦身份證,爸爸帶著奶奶去染發(fā),奶奶問,這是去哪兒?爸爸道,理發(fā)去。奶奶回去后,出門忘不了要戴帽子。
奶奶行動快,干活利索。她身上的皮膚都皺了,臉卻光滑得如鏡面,沒一絲雜質(zhì)。
一晃十年過去了 。我回家時,奶奶還在自己的菜園里掘地,她自言手得了空就不自在。晚上,明亮的燈光下,我扒開奶奶的一叢雪白的頭發(fā),里面是白色的頭皮,雪白的,比頭發(fā)還要刺眼。我的心使勁跳了一下。臨走前,我握著奶奶的手說,一定上醫(yī)院。她答應下了,叫我千萬別擔心。
我上高三,功課緊,不到長假沒法回家。奶奶打電話對我說,在家忙著收玉米棒子,落不著看我了。我問,白癜風治好了嗎?她說,好著呢。我拖著時間走了一個學期。過年時,我回了老家,進門,我就高喊:“奶奶——”屋里應聲而答,只是人沒出來。我拉開補了幾次的簾子,里面站著奶奶,臉上圍著圍巾,側(cè)著身對我說,把書包放下,背著沉。
我泫然淚下,緊緊抱著奶奶不撒手。奶奶的臉躲避著我,眼睛撲閃不定。我輕輕解開圍巾,目光凝固了——奶奶的臉上白一塊黑一塊,像梅花鹿的皮毛。我震驚了,輕輕撫著一片片白斑,那面光滑如鏡的臉去哪兒了?
第二日,我才發(fā)現(xiàn)奶奶的頭發(fā)也全白了,再尋不見黑發(fā)。奶奶兩個月沒出家門了,怕別人笑話,也常擔心我嫌棄,再不回老家。我陪奶奶坐在燒得熱乎乎的炕頭上,給奶奶剝瓜子吃,就像小時候奶奶給我剝一樣。我走后,奶奶將圍巾放到了柜子里。
中秋節(jié)回家,吃月餅,奶奶提早到集市為我買的。夜晚的月亮又大又圓,像奶奶的臉,清澈似水,光滑如鏡。
(指導教師:趙維榮;此文發(fā)表于《全國優(yōu)秀作文選·高中版》2018年1-2期)
浮生一紙涼如夢
2017級/宋珍珍
“門前老樹長新芽,院里枯木又開花,半生存了好多話,藏進了滿頭白發(fā)……”
伴著熟悉的旋律,我的思緒漸行漸遠——
這個擁有一頭柔順黝黑的齊耳短發(fā)的女人,你一定猜不到她是我的外祖母,歲月竟然未曾在她的臉龐上留下一絲一毫的痕跡。
此時外祖母正坐在院子中乘涼,夏天的風不似春風一般柔和,帶著一股剛勁橫沖直撞。我仿佛置身于火海之中,全身都火辣辣的,一股難以言喻的感覺涌上心頭。
突然,她抬起頭了,向我招了招手,示意我過去,看著在樹陰下的外祖母一臉愜意,我不禁心生向往。
“外婆!”我迎著她春風般的微笑沖過去,投入到一個涼爽卻又溫暖的懷抱。
“你這小丫頭,熱不熱呀!怎么出了這么多汗,是不是又調(diào)皮了。”她一邊用細膩的手掌為我擦汗,一邊用蒲扇為我扇風。
一陣清涼的微風拂來,如同干涸的土地上涌出一股清泉,席卷我的全身,將悶熱驅(qū)走。我倚在了祖母的懷里,順著陽光透過樹葉露在青磚石上的光斑,隨著風的吹拂時隱時現(xiàn)。當斑駁的陽光撒入我的眼里,七彩的陽光仿佛成了一個美麗的調(diào)色盤。
依偎在外婆的懷里,我撒嬌地說:“外婆,我好想你呀!”
“想外婆就回來看看我,外婆也想你呀!轉(zhuǎn)眼間你都長得這么大了。”看著外祖母暖暖的微笑,聽著她柔和的聲線, 我整個人仿佛醉在了這片炎炎的烈日中。
“外婆!可以不可以給我唱一首歌呀?”不知為什么我的眼皮開始上下打架,瞌睡蟲爬遍了我的全身。
“好啊!丫頭想聽什么呢?”
“外婆唱的我都喜歡。”
“……記憶中的小腳丫,肉嘟嘟的小嘴巴,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生兒養(yǎng)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不知不覺中我進入了“夢境”,等我再次醒來我看見外婆在樹陰邊緣,風吹起她的短發(fā),她望向遠方,遠方是那么遙遠渺茫,顯得可望而不可即。
“外婆,你去哪了,等等我……”
外婆聽見我的吶喊轉(zhuǎn)過頭來,陰影在她的臉上左右搖曳,時隱時現(xiàn),顯得有些不真實。“乖丫頭,別過來了,這里熱!”說完便轉(zhuǎn)頭走進了那片屬于夏日的酷暑,愈來愈遠。我鼻子一酸,眼角有些濕潤。
“……時間都去哪兒,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鹽半輩子,轉(zhuǎn)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怎么就這樣睡著了,也不怕著涼生病?!蔽以谀赣H的嘟囔中緩緩醒來,看著母親將我的手機音樂關閉。
床頭上照片集里有一張黑白照片,照片里的短發(fā)女人正和藹地笑著,我凝視著照片,她仿佛也在凝視著我。抬頭看著窗外的藍天白云顯得那么遙遠卻真實。
果然現(xiàn)實和夢境是相反的,我從未見過外祖母,她在我出生前便撒手人寰。她在我的世界里從來都只是一張泛黃的黑白老照片。照片中的她還一如她當年一樣美麗動人,歷經(jīng)歲月的洗刷也絲毫沒有改變。
時光是一封溫情的家書,即使穿過萬水千山,它依舊傳遞著別樣的情懷。
桌子上的沙漏靜靜地流盡了最后一粒沙,它是那么的決絕,不帶有一絲的留戀,也沒有一絲的停留,就像那個夢的消失,也像外祖母離去。我將沙漏倒轉(zhuǎn)過來,在這盛夏的熾熱里,看著沙漏中的沙子,熾熱的空氣漸漸吞噬了我的意識,仿佛看到時間倒流了回去,在時光的盡頭,我又看見了外婆家,她朝我招著手,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就仿佛我親身經(jīng)歷一般。
可是現(xiàn)實中時光永遠是那么無情,它終究是一往無前。我在心里默默祈禱,愿時光清淺,夢中花開,許你安然!
時間都去哪兒了,為何你只給我留下了一個冰涼冰涼的夢——
(指導教師:趙維榮;此文發(fā)表于《新作文·高中版》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