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作家司高麗特輯
﹥﹥個人簡介
司高麗,1998年7月出生。鄭州外國語學校高二學生,河南省文明學生。在多家報刊發(fā)表習作十余篇。曾獲鄭州市中小學作文大賽一等獎。2015年7月在第十三屆“葉圣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中評為“全國十佳小作家”。
﹥﹥寫作感言
一直向往這樣的場景:雪夜里蓑舟上的擁爐獨酌,竹林中幽篁里的劃然長嘯,山巔處云海中的吟詠放歌,草原上穹廬下的策馬奔馳。時光打馬而過,這些或溫暖或孤絕或從容或灑脫的情景漸漸進駐了我心里,此般韻味也在不知不覺間流轉于我筆下。如果生與死、自由與束縛、永恒與剎那是文學的永恒命題,那么我永遠也不能脫俗。只希望能夠寫盡天地間最瑰麗的景,道盡人世間最溫暖的情。
報之以歌
司高麗
世界以痛吻我,我愿報以歌聲。
——題記
面對潮水般涌來的蜂群,植物綻放出朵朵絢爛的花朵,終與蜂群和諧共處。你是否也會在面臨困厄之時,綻放你最美的笑容?
面對失意,微笑是一種灑脫。蘇軾因對時政的異議導致其政治生涯的落敗。他的一生,在輾轉流離中度過。發(fā)配,發(fā)配,再發(fā)配,怎樣惡劣的環(huán)境他都體驗過。不是沒有灰心過,但短暫的失意過后,他釋然,繼而欣然。“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于是,他的才情便被激發(fā)了出來,而他面對困境的欣然,更使其成為一代詞宗。
面對惡意,寬容是一種氣度??鬃拥牡茏幼酉模讜r喪母,繼母對其總是惡語相向。寒冬來臨,繼母為自己的孩子縫制了厚實的棉衣,在子夏的衣服里卻只塞滿葦草。一日,父親命子夏牽馬,然而寒風瑟瑟,凍僵的手指哪里握得住韁繩,父親怒極,一鞭抽在了子夏的衣服上,單薄的衣衫裂開,葦草隨風飄散,父親氣憤難當,要休掉妻子,子夏卻跪下阻止父親道:“已經(jīng)有一個孩子沒有了母親,難道也要讓這個孩子失去母親嗎?”不止父親,繼母也為此動容,從此將子夏與自己的孩子一視同仁,一家人復歸和諧。
面對無端的指責,微笑是一種心胸。藺相如完璧歸趙,趙王對他十分賞識,任其為右相,然而多年征戰(zhàn)立下汗馬功勞的將軍廉頗卻十分不滿。他認為相如不過是耍嘴皮子功夫,沒有真才實學,他還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不少大臣。一日,相如在馬車上遙遙看到廉頗的馬車駛來,忙讓行,門客不平道:“先生怕他做什么?”相如說:“我不是怕他啊,只因為他是國家得力的武將,而我是文臣,我若與其相爭,失利的必是國家,所以我不愿和他相爭。”廉頗聞此言,懊悔不已,立即負荊請罪,而藺相如面對苛責的微笑與容忍,造就了將相和的美名。
面對生活給予自己的不幸,微笑著感恩地接受,在最痛的時刻唱起最美的歌,你會發(fā)現(xiàn),惡語會成為前進的動力,敵人會成為好友,你也會成為人生的勝利者。
高貴的靈魂
司高麗
“我要做遠方的忠誠的兒子,和物質的短暫情人。”海子如是說。
每一個心靈豐盈充實的人,都有一個干凈得純粹的靈魂,正如遠方之于海子,就像母親之于孩童,那么執(zhí)著,那么高貴。
赫本的童年在二戰(zhàn)中度過,戰(zhàn)火給她留下了潛在的憂傷,她的一生卻那么單純而美好。她那么真實、自然,崇尚簡單。晚年的她又毅然投身于慈善事業(yè)中,足跡遍布全世界,扶助了無數(shù)不幸的孩子。她就像一只天鵝,擁有潔白高貴的靈魂。
高貴的靈魂之所以能稱為高貴,是因為他們在經(jīng)歷人們共同經(jīng)歷的生命,卻又能夠從世俗中走出來,將無瑕的一面展示給世人。
高貴是身在繁華,卻能心靜如水。高貴不意味著一個人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然后一本正經(jīng)地說世俗難以容身。真正高貴的人,是醉臥閑云寵辱不驚的。退隱深山是布衣之懦,以死明志是匹夫之勇,高貴是槳聲燈影里獨坐一隅,笑看紅塵;是歌舞中無意美酒,品啜香茗。在他們心中,是國王般的驕傲。
在他們的眼中,“物質”是短暫的情人,而“遠方”才是畢生所求。站在精神貴族身上我們也將變得高貴。體會著他們的高貴心靈,會讓人心生崇敬,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高大,更因為他們內心的純凈。
友君子者,身無不輕
司高麗
一根稻草,可以通過捆綁在其他物品上來提升自己的價值,但它的清香與柔韌不會因此而改變。處世亦是如此,在與君子交友重視外界環(huán)境的同時,不要忘記自身的美好品質。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huán)境確實對人有重要的引導作用??鬃釉c品德高尚之人交友,能提升自身的品位意趣??鬃釉裕?ldquo;君子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亦有人云:“久住芝蘭之室而不聞其香,久入鮑魚之肆而不知其臭。”孟母三遷,最終定居在學校旁邊,就是希望孩子能受書香的浸淫,結交有益的諍友。最終環(huán)境也確實引導了他,造就了一代亞圣。
不同于孟子,王安石在推進變法時過分忽視外在環(huán)境,忽視與君子為友,最終與小人結伴,致使最終被出賣,變法也因此而失敗。這不能不說是對“友君子而輕小人”的有力證明。
然而,一味強調“友君子”,只重視外界環(huán)境而輕視自身的作用也是不足取的。名相李斯早年為官時便從微小現(xiàn)象中得到啟發(fā),提出了“廁鼠理論”。即廁鼠因為環(huán)境的惡劣而挨餓,而倉鼠卻因外部條件的豐腴而存活。由此,他立志要改變自己的生存環(huán)境,不斷地“友君子”,以期攀上更廣大的平臺,然而,一味強調外在條件最終將他拖入深淵——被腰斬于市。最后的“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也表達了他深切的悔恨之情。
友君子者亦不自輕,昔日,面對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潮流,日本決定順遂外部環(huán)境,踏上向西方學習的道路。然而在學習的過程中亦不是全盤否定本國文化,而是有堅持與發(fā)揚,最終走上世界強國之列。
由此不難看出,環(huán)境能影響人的發(fā)展,與何種人交友,就會受到何種潛移默化的影響。然而環(huán)境又并不能決定一切,亦要重視個人的能力和品質的培養(yǎng),一味依靠外界,看輕自己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與君子為友,用他們身上的高潔志趣陶冶自己,提升自己;重視自己的力量,為自己樹立芝蘭玉樹之姿,高雅脫俗之志,成為別人眼中的“君子”,走向成功之路。
高貴的靈魂
司高麗
“我要做遠方的忠誠的兒子,和物質的短暫情人。”海子如是說。
每一個心靈豐盈充實的人,都有一個干凈得純粹的靈魂,正如遠方之于海子,就像母親之于孩童,那么執(zhí)著,那么高貴。
赫本的童年在二戰(zhàn)中度過,戰(zhàn)火給她留下了潛在的憂傷,她的一生卻那么單純而美好。她那么真實、自然,崇尚簡單。晚年的她又毅然投身于慈善事業(yè)中,足跡遍布全世界,扶助了無數(shù)不幸的孩子。她就像一只天鵝,擁有潔白高貴的靈魂。
高貴的靈魂之所以能稱為高貴,是因為他們在經(jīng)歷人們共同經(jīng)歷的生命,卻又能夠從世俗中走出來,將無瑕的一面展示給世人。
高貴是身在繁華,卻能心靜如水。高貴不意味著一個人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然后一本正經(jīng)地說世俗難以容身。真正高貴的人,是醉臥閑云寵辱不驚的。退隱深山是布衣之懦,以死明志是匹夫之勇,高貴是槳聲燈影里獨坐一隅,笑看紅塵;是歌舞中無意美酒,品啜香茗。在他們心中,是國王般的驕傲。
在他們的眼中,“物質”是短暫的情人,而“遠方”才是畢生所求。站在精神貴族身上我們也將變得高貴。體會著他們的高貴心靈,會讓人心生崇敬,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高大,更因為他們內心的純凈。
上一篇:夏璇:將情感融入文字中
下一篇:陳昱靈:生活與閱讀給我靈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