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平線上還剩最后一點夕陽,家家戶戶已經(jīng)亮起燈光。晚風和著溫暖飯菜的味道,細細碎碎地膩在小巷的路上,溫柔地提醒玩得忘乎所以的孩子們趕快回家。
這景便是童年的黃昏,那家便是記憶中的老屋吧。
小時候只要放假,就會到奶奶家度過整個假期。它坐落在城市北面,窗子朝向西南,不久后,在這個地方會建起新的住宅區(qū)吧。奶奶爺爺以及其他的居民都陸續(xù)地搬走了,只剩下框架支撐著的水泥空殼。像風輕而易舉地穿過樓下的小巷,思念透過往事暗淡的鏡頭,回憶那些幸福的留影。
舊時南屋,不開花的綠植占據(jù)了客廳不小的空間,蔥綠在小屋中淺淺綻放。幾十年的老宅可能也因為這些花草而多了些生命的氣息吧。奶奶是愛干凈的人,有的時候,她會坐在洗衣盆前的板凳上洗整個下午的衣服。屋里飄蕩的水汽中有淡淡的肥皂味,而我總喜歡把曬在陽臺的床單當簾子,不斷地掀起鉆到另一邊。那時候的我,衣服上除了有陽光溫暖的味道外,還有一股好聞的皂角香。等到了冬天,屋里向陽的地方總是溫暖的,爺爺則喜歡搖著一把藤椅,在那兒靜靜地看報紙。我貓在他的身邊,喜歡看陽光照在他的兩片老花鏡上。有時候,爺爺也會給我講起以前的故事,而我大部分時間都沒仔細聽,只是看著灰塵穿過照進屋來的光線,飄渺的姿態(tài)清晰可見。
昔日北巷,哥哥暑期便會到這里來玩。看小巷角落里的蜘蛛把哥哥放上網(wǎng)的螞蟻纏成一個好似米粒的繭,蕩秋千蕩到最高處仿佛松開手就能飛上天,看對門那家的貓咪總是傻傻地追著尾巴,腳下的鞋總是玩著玩著進了好多沙。而冬天時跟著哥哥出去捕鳥,那情景簡直和《故鄉(xiāng)》一模一樣,只不過把簸箕換成了塑料盆。不知是不是因為這一點小小的變化,讓我們在寒風中苦等了半個小時,無奈地灰溜溜跑回家……
我慢慢回憶著往事,不知不覺天邊已經(jīng)泛起淡淡的紫灰色。夜總是靜靜地來,可是善感的心靈總也不能平靜下來,裝滿對人世間的真情,裝滿對萬物眾生的博愛,裝滿對親人傾心的懷念,裝滿對小屋無限的留戀。在這并不寬敞的空間,我留下了多少綿長浮光?那年我們打打鬧鬧種下的瓜,那年聽了一夏的蟬噪鳴蛙,那年的大楊樹還長著錯綜復雜數(shù)不清的枝丫,曾經(jīng)的一切都變成歲月的童話。
就這樣想著,太陽發(fā)出最后的余光,我卻覺得耀眼且明亮,我仿佛就這樣回到了昔日的北巷,舊時的南屋。
【作者】吉林長春外國語學校八年級 梁鐘藝
【指導老師】方芳
上一篇:李潤澤:陌生的洱海
下一篇:陸湘蕓:戲子(第九屆文心雕龍杯校園文學大賽初評一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