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精品亚洲国产成人蜜臀优播av,国产精品美女www爽爽爽视频 ,久久婷婷狠狠综合激情

站內(nèi)搜索

加入收藏| 設(shè)為首頁

投稿登錄

今天是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當前位置: 首頁 >> 校園文學 > 中學生文學 > 散文隨筆 > 教育使我們富有,文學使我們高貴  文學滋養(yǎng)心靈,教育培養(yǎng)智慧
戚豪:落日余暉(第十四屆“葉圣陶杯”復(fù)評佳作) 2016-01-13 16:10:53  發(fā)布者:丁毅  來源:中國教育文學網(wǎng)

 

鏡前,他雙眼無神卻要假面從容,他內(nèi)心惶恐卻要佯裝鎮(zhèn)定。他還年輕,但歷史不容他爭辯,他輕咳一聲,該出發(fā)了。從醇王府到紫禁城,一個他再熟悉不過的路程。他輕輕地掀開寶藍色的簾子,內(nèi)心五味雜陳,無處言說。望見滿街枯黃的桂樹,他不禁感嘆道: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偌大的皇城,在這個堂堂攝政王的眼里,一文不值。

寒風瑟瑟凄寒骨。在凜冽的冬風里,他努力緊握雙拳,盡量做到步伐穩(wěn)健,因為從今天起他是這陳舊的中華龍舟的掌舵人,滿朝文武大臣的眼睛正盯著自己看呢,他豈敢兒戲!

他腳步輕盈地進入太和殿,可眼前陰森冷寂的氣氛還是使他不禁一驚,這些非重大場合不能見到的人甚至讓他覺得恐怖。他登上最高的臺階,雙膝跪地,低下頭,不敢直視眼前這個三歲娃娃,他可能想,儒家綱常豈容老子向兒子行跪拜之禮?但他深知生在帝王家,此君臣之禮早已超越了父子之節(jié)。在這莊嚴恐怖而又冗長的儀式中,堂堂一國之君還是哭鬧了起來,揚言道:“不玩了,我要回家!”滿朝文武為之大驚,有些老臣甚至悲極而泣,不停地叩首,祈求大清國平安。他慌忙的拉住小皇帝的手,趕忙說:“沒事,別怕,快完了,快完了。”見狀,王公九卿更是悲壯的直呼:“吾皇萬歲,吾皇萬歲萬萬歲!”企圖壓過這年輕人說的極不吉利的三個字。事后,他才意識到當時的疏忽,但這怎能怪罪給一個乳臭未干的年輕人呢?而這三個字還是鬧得滿城風雨,街邊玩耍的孩童甚至跑著跳著喊著大清快玩完嘍。他憤慨,當時的他只不過是出于疼愛這個昔日的親生骨肉。登基一事,草草收場,他可能已經(jīng)忘了那個八年前的自己。

1901年,他奉命出使德國就德國公使克林德被殺一事向徳皇賠罪。行走在這浸透著民主自由的工業(yè)化柏油馬路上,他絲毫沒有覺得優(yōu)秀的中華民族有何卑微低下。他不卑不亢,有禮有節(jié)。面對德皇,他更是拒絕下跪,展示出中華民族兒女的氣節(jié)與風骨。連本想羞辱中國的德皇也對他贊嘆有加,稱他“慎重外交,不辱使命”。那一年,他才18歲,布國威于四方,他做到了,滿朝文武也無不為他暗地拍手叫好,他被看作是未來振興皇族的啟明星。

但時間總得向前走著,歷史的車輪也不會倒退。八年前,他風華正茂,仕途得意;八年后,先帝崩殂,國運衰微。他不再張揚激進,他只希望平穩(wěn)的運作王朝,不出亂子就好。但第二年,他更是險些喪命。

1910年,這注定是個不平凡的一年。在這立憲共和的狂風驟雨中,他還是得變,是被迫的變。但他為人正直,從不假心假意,要變就得嚴謹認真,他將這熱忱投入到新政的大潮中。他開內(nèi)閣,除帝制專政之弊;他設(shè)議院,廣世人言語之先河。后人斥其虛偽,誰曾為他著想,身為從小接受正統(tǒng)之思想的滿清王公,他已表現(xiàn)出異于常人的開明與豁達,他只是想單純地保住帝國。年輕卻又魯莽的革命黨人看到報紙上的“皇族內(nèi)閣”四字后,覺得希望破滅,懶得再去想改革初期極為保守的明治天皇和德皇威廉二世,他們憤怒至極,愿意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他們氣憤地撕毀了報紙,揚言要用鮮血葬送這令人唾棄的大清!要用攝政王的頭顱換來他們期待已久的民主共和!當一名叫汪兆銘的熱血青年因涉嫌用炸彈刺殺攝政王而未遂的事件曝出后,舉國震驚,一些忠君的臣子甚至手打哆嗦直說“這不可,這不可……”,市井之人更將青年被滅九族的傳言演繹得淋漓盡致。真不知他們是在同情這個時代,還是同情這個青年。

可他,身為隨時可能被革命黨人暗殺的清朝實際掌舵人,面對生與死,存與亡,他甚至不像一年前儀式時那樣恐懼,甚至打心眼里佩服這個以“精衛(wèi)”自比的年輕人。年輕人僅因“誤解朝廷政策”而被判處無期徒刑,并在監(jiān)獄中受到了相當?shù)膬?yōu)待。他這以寬示人的寬廣胸襟,實在令人慨嘆,令人費解。沒有他, “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小汪這首獄詩可能也只能被當做烈士詩抄而傳頌了吧。

武昌首義后,他悲傷,卻不悲痛。找人擬寫退位詔書,雖不情愿,卻也絕不勉強。他尊重這大勢所趨。他立即搬回了醇親王府,一個他闊別已久的溫暖親切的地方。與那些醉心于復(fù)辟的滿清遺老不同,他對這種事表現(xiàn)的極不熱誠。面對已是康德皇帝的兒子邀請他去東北當回他熟悉的攝政王,他更是斷然拒絕。雖然親手葬送了愛新覺羅式的江山,但他死也不當亡國奴!華貴的醇親王府整日大門緊閉,拒絕一切世俗,他也好像變成了政治上的門外漢,開始尋找原來的自己,沉醉于詩詞瀚海。“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可能才是真正能使他慷慨激昂的東西。

在一個漫天飛雪的上午,因為一個人的到訪,醇王府打破了往日的寧靜。到訪的不是別人,正是堂堂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孫文。一個是“封建腐朽”的歷史罪人,一個是民主共和的革命領(lǐng)袖,即使他倆都是文明紳士,也應(yīng)爭得面紅耳赤才合理。然而,一個鎮(zhèn)壓革命和一個發(fā)動革命,兩人卻均對對方大加贊賞,并且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孫文贊揚他的愛國,他欽佩孫文的才華,兩人相見恨晚。他興奮地承諾來年一定回訪,可一個多月后,孫文不幸逝世。他真正的悲痛了,將他和孫文先生珍貴的合影照片掛在了墻上,并親自在周圍掛上了素色白花,焚香蒸秉燭,他真誠地悼念一代偉人的離世。歷史上竟還有這么重情義的沒落者!

他生得書生面孔,歷史卻要他監(jiān)國攝政;他只想循規(guī)蹈矩,歷史卻逼他腥風血雨。看江山幾多風雨,黃花留不住一縷斜陽。誰又識他心頭塊壘。他雙眼婆娑,老淚縱橫,愧對先祖。

 

(本文為第十四屆“葉圣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復(fù)評二等獎,作者鄭州外國語新楓楊學校高三,指導老師李亞娟)

 

【獲獎理由】本文從第三人稱的視角以醇親王的生平經(jīng)歷為主線,寫他年輕時出使德國,不辱使命,參加兒子的登基大典,放下父子之禮,悉心運作江山卻不被理解,順應(yīng)革命大勢,卸下手中大權(quán),看淡功名,放下昔日恩怨,與孫中山結(jié)下深厚友誼。夾敘夾議,情深意切,表現(xiàn)了醇親王在大清余暉中不為人理解的付出犧牲以及崇高人格。在哀婉凄愴的基調(diào)中,表達了對他的崇敬贊許和生不逢時的哀悼惋惜之情。

 

 

上一篇:胡文馨:沉默的大多數(shù)(第十四屆“葉圣陶杯”佳作)
下一篇:佘欣陽:天府之國,綠色之都(第九屆文心雕龍杯一等獎)

媒體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