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自清先生說過:現(xiàn)代詩人應當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有一位文學家也說過,在現(xiàn)代文學史上不能忘記的詩集有三部:一是胡適的《嘗試集》,一是郭沫若的《女神》,一是徐志摩的《志摩的詩》。就是現(xiàn)在,也有許多朋友喜歡徐志摩的詩,可見他的詩影響之大、之深、之遠。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徐志摩的一首膾炙人口的著名詩作——《再別康橋》。
《再別康橋》
作者: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康橋”是徐志摩精神的故鄉(xiāng),與康橋匆匆作別,那種心情自然是依依難舍的。以悄然的惜別,抒寫無盡的眷戀之意,是這首詩的特點。夕陽下的康河,波光瀲滟;河畔的金柳,似蒙著輕紗的新娘,那璀璨的艷影,令詩人的心湖蕩漾;軟泥上的青荇在水底里招搖,讓人心醉——詩人寧愿做一根水草,永遠植根于康河的柔波里;榆蔭下的清潭,天上的彩虹,人間的夢,一切的一切,揉碎在浮藻之間。
盡管一切都被揉碎了,詩人依然撐著長篙在尋夢。在青草的深處,他寧愿滿載一船星輝,放歌而歸。但在現(xiàn)實中,詩人卻不愿驚醒他心中的夢,千萬縷惜別之情,只化作心底里纏綿的笙簫、夜空中沉默的夏蟲,在“悄悄”之中告別,在“悄悄”中離去,不帶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的詩單純、輕盈、柔婉而又深含憂郁之情。他善于將氣氛、情感和景象融為一體,寫夢幻般的景象的同時也充溢著一種夢幻般的情調(diào)。而且情緒回環(huán)反復,自由舒展,毫不扭捏做作?!对賱e康橋)讀起來特別舒緩、悅耳,有一種和諧、優(yōu)雅的音樂美。
上一篇:席慕容詩歌:古相思曲
下一篇:戴望舒:路上的小語






